紅葉似火 作品

第 104 章 送吳州

 洛州、陝州都屬於北方的州府,兩地的失守意味著大燕北地也逐漸開始淪陷,這對朝廷而言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

 尤其是兩地竟是地方官員主動投敵,裡應外合,讓對方沒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兩州,這事再度刺激到了嘉衡帝敏感的神經,讓他對底下的臣子更加不信任了。

 這次他連朝臣都沒召見,直接粗暴地下了一道聖旨:即日起兩個月內,凡是六品以上的地方官員、將領,都需將父母、兒子送入京城為質,違令者,以謀逆論處。

 文臣家眷入京由吏部負責,武將則由兵部負責,若兩月之期未能達成,唯兩部尚書是問。

 這消息一出,滿京譁然。

 虞文淵和戈簫兩人更是頭大不已,這絕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稍有不慎就會得罪人,而且萬一在這個過程中,有大臣或是將領一氣之下直接投敵,皇帝肯定會怪罪到他們頭上。

 虞文淵和戈簫都知道這是個餿主意,無奈兩人找了好些個大臣,一同進宮想勸嘉衡帝不要如此激進,可嘉衡帝直接不露面。

 見不到皇帝,時間緊迫,兩人商議了一番,只能快速展開行動,打下面的人一個措手不及,不給他們反應的時間,這樣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有官員或是將領提前投敵。

 兩人上書嘉衡帝,要了一批禁軍來辦這事。

 四月,幾千名禁軍分批出城,直接去各地將地方官員、將領的家眷接入京城。

 與此同時,戈簫還派人送了密信給各軍主帥,陳明利弊,讓他們留意下面的將領,防止軍隊譁變。

 這事對禁軍的影響最小,因為禁軍中的將領,大多都在京城安了家,祖輩都是京城人氏。

 楚家軍中也有一批將領家在京城,對這部分人沒什麼影響,但其他籍貫不是京城的將領心裡就不舒服了,只是礙於朝廷的威嚴他們也只能忍著。

 而西北軍的中下級將領幾乎都出自地方,很多這輩子都沒去過京城,家眷自也不在京中,現在人就這麼被帶走了,他們心裡的不滿可想而知。

 賈長明早在接到洛州、陝州陷落時就預料到了這一遭。

 未免派出去的兩萬人一怒之下直接投敵,他趕緊趁著朝廷的諭令還沒下將人召集了回來。

 好在他反應及時,沒出什麼岔子,順利將兩萬大軍召了回來。

 但為防止朝廷聖旨下達後底下的將領不滿,他提前將營指揮使以上的將領召集了起來,開始忽悠:“現亂軍肆虐,多地不穩,皇上為免除我們的後顧之憂,可能會將我們的家人接入京城保護起來。京城固若金湯,最是安全不過,希望諸位能夠理解,不要中了亂臣賊子的挑撥!”

 這話說得好像挺有道理的,但能在戰場上活下來,還做上將領的,沒幾個是傻的。

 他說得再好聽也改變不了皇帝不信任他們,將他們的家眷接入京城為人質的事實。

 對此,賈長明早有安排。

 二軍三四營的指揮使周勤立即跳出來應和他:“皇上聖明,沒有忘記我等,如此一來,我們便沒有了後顧之憂,可

 安心奮勇殺敵。將軍,你不必多言,我等絕不會中了慶川逆賊的奸計,誰知道那信後面的是人是鬼?搞不好當初被俘的同袍早都慶川害死了,慶川軍故意打著他們的名頭擾亂我軍心。()?()”

 “末將心裡現在只有一個念頭,精忠報國,收復失地,以報聖恩,請將軍允許末將帶兵出戰,收復洛州等地,還天下太平!()?()”

 說到最後直接跪了下來請命。

 賈長明連忙彎腰扶起他:“周指揮使,你能理解朝廷的一片苦心,非常讓我欣慰。諸位將軍要向周指揮使學習,只要平了亂,我等就可回京永享榮華富貴!朝廷不會忘記你們,皇上不會忘記你,我,賈長明也不會忘記諸位的功勞。()?()”

 “賈將軍,我們一路同生共死,你不必說了,末將誓死追隨將軍。?()?[(.)]??♂?♂??()?()”

 周勤再度表忠心。

 調都被他們倆定了,其他將領對視一眼,知道無力反抗,也只能說幾句場面上的話應和。

 一場無形的危機總算是被賈長明消弭於無形中了。

 但賈長明並不敢掉以輕心,他展開了對軍中的徹查,以防有細作潛入西北軍,又加強了對祿州城進出人員的限制,以提防慶川軍的滲透和輿論戰,凡是生面孔走在祿州城的街道上,都可能遭到盤問和審查。

 他這邊嚴陣以待,甄衛那邊很平靜,不受聖旨影響,甄衛再次對賈長明發出了攻打洛州的邀請。

 賈長明紋絲不動,林欽懷的大軍還在山平縣,去年被他打退的韓子坤還在吳州虎視眈眈,這時候他帶著大軍跑去攻打洛州,後方空虛下來,豈不是給機會讓亂軍抄他的老巢?

 到時候不管有沒有打沒打下洛州,他都是失職,免不了要被上頭責罰,他傻了才會這麼衝動,去幹鐵定要虧本的買賣。

 而且慶川軍還有火器,殺傷力巨大,如果兵力不佔絕對優勢,恐很難

拿下洛州,到時候損兵折將又沒立功,朝廷能饒得了他?

 賈長明不出兵,甄衛手底下雖然後期徵招了一批士兵,現在有快四萬人,但他也不可能將自己的人全部帶走,總要留一些將士駐守平州這個通往京城的要地。

 攻城本就比守城難多了,人數上若是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他去了也只能跟慶川軍打拉鋸戰,最後甄衛只能也按兵不動,取消了攻打洛州的計劃。

 林欽懷一直派出探子打探兩軍的動向,結果等了十來天,兩軍竟都沒出兵,這著實出乎他的預料。

 但目前這種情況,對他們慶川軍而言是好事。

 他繼續駐守在山平縣,以防西北軍突襲,同時給陳雲州去了一封信,說明了情況。

 陳雲州本來整合了一部分仁州、興遠的兵力,準備緊急增援洛州,結果兩軍竟紋絲不動,直接讓他撿了這麼大個便宜。

 陳雲州也樂了,不過洛州是北邊的最前線,以後他們還會繼續往北挺進,駐紮的兵力太少可不行,所以他還是按照原計劃向洛州增派了兩萬多兵力,湊足三萬駐軍。

 這樣即便朝廷哪天偷襲洛州,這三萬人也能堅持到大軍增援的那天。

 平穩接收洛州,安排好洛

 州事宜後,陳雲州也知道了嘉衡帝開天破地,有史以?*?*??()?()”

 。對此,陳雲州只有一個想法,嘉衡帝真是瘋了,他是嫌他的江山滅得還不夠快是吧。

 即便現在官員和將領們因為最親的人捏在皇帝的手中,不敢輕舉妄動,但這樣排山倒海般的不滿情緒累積多了,遲早會反噬到嘉衡帝身上。

 以後不用陳雲州派人遊說,一旦有機會,他們自己都會叛變。

 這是嘉衡帝自己給自己埋了個巨雷。

 陳雲州幸災樂禍地笑了笑,靜觀其變,慶川剛拿下兩州,目前不宜再動,還是保持觀望看看有沒有機會再說。

 ***

 陳雲州耗得起,但其他幾方都有些耗不起了。

 其中最難受的莫過於楚弢和龔鑫。

 他們倆打了三年,死傷無數,全軍上下,從將軍到士兵都是身心俱疲。

 朝廷大軍雖然目前佔據著優勢,可這優勢並不是壓倒性的,沒法一口氣吞了龔鑫,現在朝廷又出了這樣的政策,對中下級將領是一種沉重的打擊。

 楚弢急需一場壓倒性的勝利,結束掉這種僵持了三年的局面,讓手底下的將士得到喘息的機會,也消除掉朝廷這道聖旨給軍中帶來的不利影響。

 所以他思來想去之後,做了一個決定。

 他寫一封信給賈長明,邀請他南下,攻打吳州,等賈長明拿下吳州後,他們再一起對龔鑫發動猛攻,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掉大嶽,結束長達三四年的江南之亂。

 然後他們楚家軍和西北軍聯合起來,休整一段時間,再向慶川地區進軍。

 賈長明看完這封信後,覺得楚弢的這法子比甄衛靠譜。

 現在南方三支亂軍,葛鎮江最弱,陳雲州最強,當然是應該先將最弱的吞了,壯大了自身的實力,然後幾支大軍聯合起來,再對付最強的,硬骨頭肯定要擱在最後面。

 這樣他們的實力會更強,而且沒有後顧之憂,不像現在,他要分出兵力去攻打慶川,都要擔心韓子坤在背後插他一刀。

 所以他欣然同意了楚弢的提議,由楚弢在田州牽制住龔鑫,他帶兵南下,進攻吳州。

 因為離得近,林欽懷比葛鎮江都還早知道了這個消息。

 他立即派人將消息送給了陳雲州。

 接到這個消息,陳雲州當即啟程前往山平縣,瞭解詳情。

 “林叔,賈長明帶了多少人去攻打吳州?()?()”

 林欽懷粗略估算:“根據他們紮營後灶臺的痕跡,還有腳印綜合估計,應該在八到十萬人之間。賈長明攻下祿州後,徵兵不少,他麾下總計應有十二三萬的大軍。()?()”

 陳雲州眯起眼:“這麼說,他在祿州留了大概兩三萬人?()?()”

 林欽懷有些遺憾:“賈長明前陣子清除了我們好幾個探子,而且他離開時,還讓留守的駐軍直接關了祿州城,每日只許少量百姓進出,而且都會做嚴密的盤查,我們的人沒法往外傳遞消息,因此不清楚,他在城中到底留了多少人。”

 “不過我估計不算多,若是咱們從定州、仁州

 再調一批大軍過來,也不是完全沒希望拿下祿州。”

 這個趁虛而入的機會,陳雲州不是不眼饞,但他想了一會兒,還是搖頭道:“暫且不要攻打祿州,賈長明這人行軍打仗有一套,他必然在城裡留了後手,攻城本就困難,咱們若不能閃電出擊,在一兩天內拿下祿州,等賈長明和甄衛得了信,派兵支援,我們會陷入他們的包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