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 作品

第 108 章 田州城破

 葛鎮江帶著四萬多人和大量的錢糧投奔龔鑫後,給被朝廷大軍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大嶽續上了一命。

 六月底,楚家軍圍困田州失敗,損失慘重,只得退回汝州。

 田州之圍暫解,龔鑫大喜,開了慶功宴,並對葛鎮江等人大肆封賞。

 葛鎮江被封為了江北侯,韓子坤被封為安田伯,葛淮安被封為南安伯。

 除他們三人,葛家軍的諸多將領也都有封賞,雖沒有爵位,但龔鑫在銀錢和品階上都很大方,就連軍師也被賞了一千兩銀子,給了一個四品監軍。

 龔鑫此舉主要是為了拉攏葛家軍,畢竟朝廷大軍還在汝州,後面還會打仗,有兵有糧的葛鎮江是個不錯的助力。

 但此舉卻讓大嶽的老人們非常不滿。

 大嶽如今只有四個州府,而且自建立起戰事就不斷,打仗離不開人和錢。所以大嶽的賦稅並不比朝廷低,而且徵兵徵役非常頻繁,畢竟打了這麼幾年,每天都在死人,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兵力補充。

 這就導致大嶽境內的百姓為了逃避兵役和繁重的徭役賦稅,想方設法逃離,有偷偷跑去其他州府的,也有舉家搬進深山老林藏起來的。

 百姓們逃離,外地商賈很多也不敢到這種戰亂地區。

 這讓繁華的江南沒落了許多,自江南水患開始,江南人口減少上百萬,而且每年都還在持續遞減。

 這意味著大嶽每年的財政收入也在減少。

 龔鑫要養這麼多兵馬,所以對手底下的人官階倒是給得大方,但爵位和銀錢方面卻比較緊。

 從微末起就跟著他的老人,很多都還沒封爵,現在葛鎮江他們來就一門三爵位,手底下的人也得了不少封賞,這讓龔鑫的舊部心裡如何平衡?

 要說功勞,這些跟了龔鑫幾年,提著腦袋上了多少次戰場的人就沒有功勞嗎?

 這些人心裡憋了一肚子的火,不好明面上找葛鎮江他們的麻煩,就經常在言語之間排擠葛鎮江等人。

 雖然只是小事,但時不時地來一回也讓人很難受。

 到了八月,葛鎮江就厭煩極了這種寄人籬下的日子。

 他問袁樺:“軍師,咱們如今在田州如此不受人待見,我葛鎮江也不稀罕什麼江北侯,你說咱們往南而去如何?”

 南方朝廷還有幾個孤州,駐軍很少,而且周圍被慶川軍和大嶽包圍,陸地上沒法跟朝廷相連,只能走海路。但海路速度很慢,朝廷現在也不可能派大軍去守住這幾個州。

 他跑過去佔兩個州,徵兵搞錢,發展一波自己的勢力,怎麼看都比留在田州寄人籬下強多了。

 袁樺贊同:“大將軍這主意甚是不錯,但怕就怕龔鑫不會同意,咱們要南下,勢必要經過大嶽的兩個州。”

 龔鑫都把他們收編了,這吃到嘴裡的肥肉誰還會吐出來?

 要是朝廷的幾個州就在田州附近還好,龔鑫不同意,他們也可想辦法悄悄跑路,但那三個州在最南端,必須要經過大嶽的地盤。

 葛鎮江也想到了這點,眉頭緊蹙:“這倒是,真是麻煩。這麼繼續搞下去,咱們葛家軍為大嶽賣命,我遲早得將自己手裡頭這點人都搭進去,最後恐怕還討不了好。”

 現在龔鑫是對他挺客氣的,可等他手上沒人了之後呢?

 葛鎮江自己都差別對待過嫡系和後面收編的人員,所以他能想到他的價值被利用完了之後龔鑫會怎麼對他。

 袁樺搖著扇子緩緩一笑:“大將軍莫急,朝廷大軍必然還會對田州發起進攻。下次我們主動請纓,前去攻打敵人老巢,繞到汝州後方,取了汝州,屆時再以駐守汝州為名將其納入麾下,我們葛家軍就又有屬於自己的地盤了。”

 “屆時,大將軍可重新招兵買馬,發展自己的勢力,也不用寄人籬下受氣了。”

 葛鎮江懂了,下次打仗他就磨洋工吧,然後尋機出城。朝廷大軍攻打田州之後,留在汝州的兵力不會太多。

 很快,葛鎮江的機會就來了。

 九月初,秋收剛過,朝廷大軍再次對田州發起了進攻。

 這一次,楚家軍收了賈長明的三萬逃兵,又徵了一批新兵,再加上原有的軍隊,整整十五萬大軍,兵臨田州城下,誓要拿下田州。

 嘉衡帝的耐心越來越差了,已經下旨申斥楚弢無能了。

 若非朝臣攔著,估計楚弢這大將軍的位置都坐不穩了。

 楚弢也覺憋屈,這幾年打仗,他們前前後後投入了好幾十萬兵力,死傷二三十萬將士,但最後還是沒能拿下田州。

 他現在就一個念頭,一定要拿下田州,殺了龔鑫,平定江南之亂。

 龔鑫這邊見朝廷大軍來勢洶洶,也將所有的兵力都投入了進去,而且還強制又徵召了數萬新兵,對外宣稱田州城有二十萬駐軍,先在人數上壓朝廷大軍一頭。

 雙方從九月中旬開始交戰,第一次就各自投入了超過十萬兵力,那一仗從早打到晚,屍橫遍野,連田州城下的泥土都變成了黑色。

 九月底,朝廷

大軍曾一度攻破了田州東城門,田州險些失守。

 這樣的情況下,龔鑫自然不可能答應讓葛鎮江帶兵去攻打汝州,不然田州城破了,他的大嶽就完了,葛鎮江即便拿下汝州又如何?

 龔鑫不同意,葛鎮江也無法將幾萬大軍帶出城,但他擔心自己的兵馬受損太過,所以打仗的時候經常是出工不出力。

 時間一長,龔鑫自然也察覺了。

 對此龔鑫相當憤怒,可現在田州岌岌可危,他不能跟葛鎮江翻臉,只能忍了,同時想方設法給葛家軍佈置任務,讓他們稍微多出點力。

 戰爭不知不覺就持續到了十月,雙方都損失了數萬兵馬。

 就在他們打得天昏地暗之時,戰情突然發生了變化。

 但午時,龔鑫忽然接到了消息:“皇上,斥候發現西邊出現了一支大軍,人數有數萬,距西城門有八里左右,還在往西城門挺進。”

 “西?”龔鑫急忙問道,“最近慶川軍、吳州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施斌搖頭:“回陛下,沒有。”

 龔鑫想了想說:“吳州被慶川軍拿下,西邊是慶川軍的地盤,既然沒變動,那來得多半是慶川軍。”

 聞言,底下的臣子們都面面相覷,許久還是施斌開口說道:“陛下,現在朝廷才是大敵,慶川軍應該不會這時候跟咱們內訌吧!”

 龔鑫想起葛鎮江的下場,沒這麼樂觀。

 說到底,大家都是競爭對手,敵人,現在沒打起來只是因為有朝廷這個共同的敵人,待得朝廷敗走,他們雙方回立即拔刀相向。

 不過現在田州戰事不利,大嶽上下的信心都不足士氣低落,如果有強援,必定能提升大嶽將士的信心。

 所以龔鑫抱著一絲僥倖的心理說:“慶川軍一向與咱們大嶽交好,這次應該是來襄助咱們的,大家不用擔心。施相,跟慶川軍交涉一事就全權交給你負責了。”

 施斌接下了此重任。

 等大臣們都退下後,龔鑫留了施斌單獨談話:“岳父大人,慶川軍,只是為了安人心,實則咱們要提防慶川軍,你去與慶川軍交涉時,一定要注意這點,莫要上了慶川軍的當。”

 施斌重重點頭:“皇上放心,微臣明白。時間緊迫,微臣這就去迎慶川軍。”

 施斌嘴上說得好聽,但他其實極為怕死,擔心慶川軍來者不善,自己去了有去無回,所以到了西城門,他派了手底下一個姓莊的文士去城外,打探慶川軍的意圖。

 慶川軍在距西城門五里左右的一片河邊的開闊地帶停了下來,紮營駐地。

 莊先生趕去的時候,慶川軍還在忙碌,值守的將士非常警惕,搜了他的身,確定他身上沒帶任何危險物品後,還只允許他一個人進營地。

 童敬在剛搭起的營帳中見了莊先生。

 “草民大嶽施丞相幕僚莊徽見過童大將軍。”

 童敬笑呵呵地說:“莊先生免禮,請坐,你來得正好,我家陳大人聽聞田州之困,特命我帶兵前來相助,只是因為我們慶川軍人少,大部分兵力又要駐守北方,因此我這次只帶了兩萬人過來。”

 “怕引起大嶽的誤會,因此暫時駐紮在城外。勞煩莊先生通稟一聲,可否讓我們進城?”

 聽到只有兩萬人,莊徽鬆了口氣,笑著說:“原來如此,慶川軍真是仁義之師,救人於水火,這份情我大嶽感激在心,只是此事草民做不了主,還得通稟我家丞相,敬告陛下。”

 童敬很豪爽:“應該的,勞煩莊先生了。”

 莊徽起身:“那草民就先告辭了。”

 童敬給足了他面子,親自將他送到了帳外,目送他出了營地。

 “將軍,大嶽會讓我們入城嗎?”副將低聲問道。

 童敬聳了聳肩,撇嘴道:“龔鑫這個膽小鬼,怕我們來者不善,肯定不會輕易讓咱們入城的。”

 果不其然,別說龔鑫了,施斌這一關都沒過。

 施斌聽完莊徽的話,嗤之以鼻:“兩萬人,說少不少,說多不多,讓他們進城,萬一不軌,城內亂了起來,這田州還怎麼守?絕不能引狼入室。”

 莊徽點頭:“丞相考慮得是,但咱們現在也不宜得罪慶川軍,小的該如何回話?”

 施斌沒理他,而是問駐守在西城門的將領:“慶川軍營地中大致有多少人,後面還有大軍嗎?”

 將領道:“回丞相,根據派出去的斥候初步打探,這支慶川軍應該只有兩三萬人,慶川軍營地往西一二十里內暫時沒有發現大軍。”

 “難道慶川軍還真是來幫忙的?”施斌有些狐疑。

 雖然心裡很希望是這樣,但施斌還是知道天上沒掉餡餅這樣的好事。他有些拿不定主意,趕緊進宮稟告了龔鑫此事。

 龔鑫也摸不準慶川軍的目的。

 在金碧輝煌的大殿內踱了幾圈後,龔鑫道:“岳父,無論慶川軍的目的是什麼,咱們此事都不宜跟他們翻臉,只能先拉攏。你帶一份厚禮去慶川軍大營,多謝他們襄助,就說朝廷大軍的斥候就在周

圍,盯得很緊,不能開放西城門,不然很容易遭受朝廷大軍的偷襲。”

 “不管慶川軍來是為了什麼,只要不讓他們入城,但也多少是對朝廷大軍的一個牽制,也許楚弢也會有所顧忌。”

 現在拖時間可是對他們大嶽有利。

 施斌也贊同:“皇上說得是,只要不讓慶川軍入城,他們縱使有萬般伎倆也無計可施。不過西城門現在只有五千兵力,要增加人手嗎?”

 朝廷大軍主要攻打的是東北兩側城門,所以不怎麼受關注的西城門和南城門只各有五千兵力駐防應急,如果有大軍攻打這兩個城門,再從其他地方調兵。

 龔鑫皺眉思考了少許說:“從南城門再調集三千人到西城門,慶川軍不可不防。”

 施斌有些猶豫:“可這樣南城門就只有兩千人了。”

 現在城內的兵力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龔鑫揉了揉眉心說:“南城門處於我們的腹地,相對安全很多,多派一些斥候盯著慶川軍和楚家軍的動向就是,他們想要派兵去南城門,勢必要繞一個大圈。”

 沒辦法,他們只有這麼多兵力,慶川軍又不能不防。

 而且還要提防葛家軍這個不穩定的因素,龔鑫又道:“將葛家軍安置在距南城門最遠的北城門,派幾個人盯著他們的動向,南城門全部換上我們自己人。”

 施斌點頭:“是,皇上,那微臣再去會會慶川軍,若能說動慶川軍出手,這一戰就不必擔憂了。”

 龔鑫嘆氣:“希望吧。”

 ***

 這次,施斌帶著莊徽親自出城去了慶川軍的營地。

 “久聞童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一見面,施斌張口就誇。

 童敬擺手:“施丞相過譽了,裡面請。”

 雙方落座,喝了茶,童敬就心直口快地開口詢問道:“施丞相,不知貴國皇上可否准許我們入城相助?”

 施斌苦笑,打起了太極:“對於童將軍的仗義相助,我家陛下極為高興,恨不得能立即親自出城迎將軍,只是將軍初來乍到,有所不知,朝廷的斥候遍佈城外,凡有風吹草動,他們都會立即知道。這麼多大軍入城,要是被楚家軍知道,必然會偷襲。”

 “此事太過冒險了,為慶川軍的安全計,此事還是先緩緩吧。對於童將軍能不遠數百里來襄助,我家陛下極為感激,備了一份薄禮,還請童將軍莫要嫌棄。”

 說完,施斌揮了揮手。

 莊徽立即讓人將準備的幾口箱子抬上前,然後打開,珠光寶氣差點閃瞎人的眼睛。

 童敬輕輕掃了一眼,一箱金子,一箱銀子,一箱珍珠,還有一箱古董字畫。

 真是大手筆啊!

 他收回目光,笑道:“使不得,使不得,貴國皇上實在是太客氣了。”

 施斌拱手說道:“我家陛下素來恩怨分明,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童將軍仗義相助,我家陛下自不會虧待將軍,這只是我家陛下贈予將軍的一點薄禮,等打退楚家軍,我家陛下還有重謝!”

 童敬有些為難:“這……我也是奉我家大人之命來助大嶽一臂之力,只是我們這點人,要是去圍攻楚家軍大營肯定不夠看,如今又不能入城,這怕是……”

 言下之意就是他們也沒法加入戰場。

 施斌心裡咯噔了一下,臉上卻笑呵呵地說:“不急,不急,咱們再想想辦法。童將軍遠道而。”

 童敬微微頷首:“如今也只能這樣了。”

 施斌又笑道:“童將軍可否賣一些火器給我們?你放心,價格方面好商量。”

 童敬遺憾地指了指北方:“僅有的火器都送去了北方防高昌人,我這裡也沒有。這樣,我寫信回去,讓慶川那邊趕製一番,看能不能在這個月送一批過來。”

 施斌有些遺憾,但也只能說:“好,那就謝謝童將軍了。”

 兩人又扯了一陣子,施斌才帶著人離開。

 回城後,他將交涉的結果告訴了龔鑫。

 龔鑫眉頭緊鎖:“非要進城,只怕來者不善,慶川軍這是看我們快要不敵了,打算趁機撿便宜?哼,朕的便宜不是那麼好撿的。”

 施斌出主意:“皇上,咱們知慶川軍的來意,楚家軍未必知道,放出一些風聲,到時候楚家軍多少要顧忌慶川軍,哪怕他們多留一萬人駐守大營,也能減輕一些我們的壓力。”

 龔鑫點頭:“岳父所言甚是,就這麼安排吧。”

 ***

 其實早在慶川軍紮營的時候,楚家軍的斥候就已經探查到了這事。

 楚弢自然是不希望在這個節骨眼上橫生枝節,他連忙派人詳細打探了一番慶川軍的人數,還有慶川軍跟大嶽的交涉情況。

 當得知雙方已經見過面,大嶽沒迎慶川軍入城後,楚弢臉上露出了一抹不以為意的笑容:“諸位將軍可聽說過禿鷲?”

 不少人點頭,禿鷲這東西專門以腐食為生,哪裡要死人他們就往哪裡飛。

 楚弢淡然地說:“慶川軍就如這禿鷲,他

們只來了兩三萬人,在這場雙方都投入了十幾萬兵力的戰場人,這麼點人不足為懼,他們就是來撿便宜的。”

 “想必龔鑫也是清楚這一點,所以才沒讓他們進城。慶川軍不會主動攻打我們,咱們完全不用理會,只要儘快拿下田州,到時候他們自然會退走。”

 “不過這個過程中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讓慶川軍在我們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入城了。”

 不然一切都前功盡棄了。

 在場諸位將領忽然想起了賈長明的遭遇。

 可不就是,當初賈長明就是沒防著慶川軍,他把葛鎮江打得半死不活,眼看要拿下吳州,最後讓慶川軍撿了大便宜,自己灰溜溜地跑了,如今還被押回了京城受審。

 至於先消滅了慶川軍,十幾萬人對付兩萬人,而且還是沒有城池掩護的,固然成功的幾率極大,但慶川軍只來了這麼點人,打下也沒好處,而且還會導致自己損兵折將,那這次攻打田州的計劃又要失敗了。

 當務之急是取田州。

 副將提議:“將軍,咱們可將吳州之事大肆宣揚出去,讓大嶽上下對慶川軍多為防備,到時候龔鑫必然會分出一部分兵力駐守南城門,提防慶川軍,可減少東北兩道城門的壓力。”

 楚弢讚許地點頭:“不錯,龔鑫想利用慶川軍牽制我們的兵力,我們也可反過來讓他們的人忌憚慶川軍。”

 大嶽建朝,還弄了什麼文武百官,小小的一座田州城中官員將領數百,這人多了,聲音也就多了,只要有一部分文臣聽信了這些言論,他們的目的就達成了。

 ***

 第二日,田州城內關於慶川軍不安好心,想要重新再現一次吳州之事的流言逐漸發酵。

 起初知道的人並不多,影響也不大。

 但當這消息傳入葛家軍耳中之後,葛家軍三萬人口口相傳,還親口證實此事,導致流言很快就甚囂塵上。

 這事很快就在田州城內傳開,不少大臣想到了葛鎮江丟掉吳州的經過,頓時覺得這就是慶川軍的陰謀,慶川軍來田州肯定不安好心。

 於是一個個上書龔鑫,要求提防慶川軍故技重施,還有不少兵部的人上奏,提議在南城門囤重兵,以防慶川軍忽然打進來。

 龔鑫的書桌上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小山,而且還源源不斷有奏摺送進宮,幾個老臣更是在宮外守著不走了,就為見龔鑫一面。

 龔鑫被他們吵得頭痛。

 但這些言論不可避免地影響了他的決策。

 他本,更覺童敬不安好心。

 猶豫許久,他從東北兩處城門,各自挪了五千人去駐守西城門,防著慶川軍偷襲。

 城外慶川軍大營,童敬很快也收到了斥候的消息。

 看完後他就樂了:“龔鑫在西城門加派了人手,目的達成了,來人,將這封信送出去。”

 沒錯,他們確實要拿下田州,但西城門不過是煙霧彈罷了,他們真正的目標是南城門,童敬帶著不多不少的兵力過來,不過是為了吸引龔鑫的注意力,並且關鍵時候為自己人拿下南城門做掩護。

 現在萬事俱備,就等楚弢和龔鑫兩軍打得你死我活了。

 這一天並沒有等多久。

 楚弢對拿下田州志在必得,慶川軍的出現加快了這個過程,擔心有變,再加上楚弢得知龔鑫調動了小部分兵力去西城門防慶川軍,楚弢決定早點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