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朱孔陽lll 作品

第17章 窮開心

 白領公寓。

 上午十一點多,該來的都來了,該到的都到了,白領公寓的窮歡族們開始了他們的聖誕大餐。

 這種不定期的會餐,每次都有一個人做東,包攬所有食材,受邀前來聚餐的朋友,基本上比較固定。

 白領公寓裡,除了黑驢、老表、海群以外,還有在吳中路上一家韓國人的平面設計廣告公司工作的一對夫妻,男人叫張靜濤,女人叫於雪瑩。

 竇豆公司裡的明媚、謝蘭桂、王蕭蕭、林嘉衛夫妻也是常客,所以他們跟黑驢等並不陌生。購買黑驢的翡翠,多少帶著友情出購、扶持創業的心意在裡面,黑驢是心裡門清的,當然,黑驢的寶貝也是貨真價實、價廉物美童叟無欺的。所以,黑驢這次請客特意喊上了明媚、謝蘭桂、林嘉衛一干人等。

 除此之外,誰做東,誰往往會額外叫上幾個自己的朋友,這次黑驢又喊了三個自己的生意夥伴。

 這三個朋友跟菊地一樣,是這次聚餐的生面孔、新朋友。

 年輕人到一起沒那麼多講究,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大聲說笑,吃喝到痛快,就有人約好下次的聚餐時間。

 菊地說:“都別爭了,下週日我要回趟日本,週六晚上,我請大家的客,請大家給我一次機會兒。”

 十幾個人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黑驢說:“這樣不好吧?你到我們中國來是我們的客人,哪有客人請主人的道理。”

 菊地說:“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在中國並不是客人,從小學,到大學,我在上海已經生活了將近二十年。”

 “啊?原來你才是個老上海?”海群驚歎道!

 掰著指頭算算,在坐的“海漂”們,都沒有菊地在上海的碼頭上混得時間長。竇豆一時說不出心裡是什麼感覺。就他這樣一個在上海混了二十年的大巫,還讓自己一個在上海只呆了五年的小巫做導遊?富士山腦袋被驢踢了吧?騙人也不帶這麼騙的!

 “菊地帥哥!你還有什麼驚人的秘密?別對我們說,你甚至是在上海出生的!”明媚驚訝道。

 “那倒不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父親給了我二百萬人民幣,讓我跟著一個在上海創業的朋友來到上海,然後我一個人在上海經歷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階段。”

 “乖乖,這在中國簡直不可思議,你父母還真捨得,那麼小就把你一個人丟到中國。”老表舉杯跟菊地碰了一杯。

 “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你們日本的拋棄教育?”海群問道。

 菊地笑笑解釋說,“我小時候非常調皮,誰也管不住我,大概他們對我太失望了,就給了我一筆生活費,叫我自己獨自出去闖江湖,在社會中接受教育吧。”

 黑驢拍了拍菊地的肩膀,很是同病相憐地說:“看不出來,你還有著這樣的經歷。咱倆差不多,我小時候因為砸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不依不饒,鬧到家裡,我父親氣壞了,我還沒到家,就聽鄰居說,我父親已經當著很多人的面,把我媽痛罵了一頓,罵我媽教子無方。他們對我說,我回到家裡,肯定要被父親暴打一頓的。

 我怕捱打,就一個人爬火車,跑到了外地,在外地要了一年的飯,後來實在堅持不下去了,也非常想家,就在過年的時候跑了回去……”

 “你在外面要了一年的飯,你父母都沒找你嗎?”竇豆好奇地問,她想起來小時候有天晚上,她跟小朋友跑到大院外面的小飯館裡拾啤酒瓶蓋兒,拾得太興奮了,忘記時間。

 媽媽到處喊著找她,小夥伴的家人,大院裡關係比較好的人家都一起出動,找了幾個小時,直到半夜都沒找到,絕望、恐怖的媽媽跪著給老天爺磕頭,把頭都磕破了。

 那天晚上,一向慈祥的爸爸都動怒了,指著媽媽腫爛的額頭讓竇豆仔細看,問竇豆痛不痛?心裡難受不難受?還說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你還讓不讓你媽活了?

 竇豆當時哭得都打嗝了,爸爸也沒放過她。爸爸媽媽捨不得打她,就帶著她躲到鄰居家的窗戶後面,觀看一起出去玩的小朋友捱打。

 觀人捱打,比自己捱打震懾力還大,那件事對竇豆的刺激很大,在以後的日子裡,竇豆一看小孩子捱打就會嚇得拼命往家跑。

 “我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他們不缺我這個孩子,可能在他們心裡,就當我死了......”黑驢說得有些傷感。

 竇豆不由得說:“可憐的黑驢,早知道讓你到我家去了,我媽可善良了,可稀罕男孩子了,她都恨不得把火烈偷我家去做她兒子。”

 “哈哈,哥浪跡天涯時,你可能還沒出生呢。”黑驢笑道。

 “早知道,我們都去竇豆家了。”菊地笑著說。

 “你們去了,我媽就樂壞了,真的,白撿了兩個帥兒子。”

 “現在去還來得及嗎?”菊地意有所指地問道。

 “你想做上門女婿呀?”明媚一句話把大家說得鬨堂大笑,都隨著她一起拿竇豆和菊地開心打趣。

 菊地發現,竇豆的臉又紅了,菊地心說:這丫頭臉

皮還真薄,跟昨天那個在杯盤鍋碗大陣裡拿著鍋鏟、菜刀鎮定自若的楊排風判若兩人。

 吃罷午飯,男人們要打麻將,女人們要鬥地主。

 菊地說,“我帶紅豆豆出去一會兒就回來。”

 看來大家都挺喜歡菊地,七嘴八舌的說:“快點啊,今天下午來真格的,等著贏你錢呢。”

 菊地對大家一抱拳:“好的好的,很快就回來。”

 還是那輛車子,菊地對竇豆說:“繫好安全帶,帶你去個地方休息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