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羽 作品

第65章 探討文化

 諸葛嘉一微微頷首:“嬋兒,生物體型的大小與其生存環境和氧氣供應量息息相關。一個地方的生存空間越大,氧氣越充足,那裡的動植物體型往往也就更為龐大。相反,像地下墓室這樣的地方,空間狹窄,光線昏暗,溼氣重,氧氣稀薄,是決計孕育不出大型生物的。” 

 宋大少輕輕地咳嗽了一聲,顯然,他對於這個問題又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諸葛同學,你的解釋確實很專業,但是,似乎還不足以解釋這個問題的全部。這個道理,不僅僅適用於動植物,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也同樣適用。你們看那倭國的人們,為何身材普遍長得挫啊?答案便在於他們生活的環境太過窄巴了。” 

 趙羽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照你這麼說,倭國人也應該都是瘦子才對啊,和長不高有什麼關係!” 

 宋少軒翻了個白眼,一臉嫌棄:“你這人就是太單純,怎麼就不知道聯想一下呢?活動的地方就那麼點大,長高了,伸個腿,撐個腰,把旁邊的人一不小心撞海里去了,這得多尷尬!” 

 上官嬋兒突然冷笑一聲,她的聲音中滿是壓抑不住的憤怒:“每當我聽到‘倭國’這兩個字,心中就會燃起一股難以平息的怒火。那個國土狹小的國家,本應自立自強,卻沉溺於侵略別的國家,資源匱乏,本該激發自我發展的決心。卻反而成了他們擴張的藉口。錯誤的政策和行動,理應由他們自己承擔後果,卻要周邊國家乃至全世界為他們付出代價。這樣的國家,遭遇連年災禍也是咎由自取,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人若不除,天必除之。” 

 諸葛嘉一見狀,輕輕地拉了拉上官嬋兒的衣角,以一種溫和而深沉的口吻說:“嬋兒,我們所面對的這個世間,它的深邃與繁雜遠超我們的想象。有些事情,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因果律來一概而論。” 

 宋少軒卻插話道:“:“諸葛同學,為何不能?我同意嬋兒的看法。看看那個倭國,他們的所作所為,不正是引發了一連串的自然災害嗎?地震、海嘯、火山爆發,這一系列的天災地變,難道不是大自然對他們的懲罰?” 

 碧哥在一旁說接口道:“諸葛同學想要表達的,或許是我們涉及到分析問題時需要超越單一的線性思維模式。的確,倭國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被視為自然界對他們的某種形式的“懲罰”。但我們不能僅僅將這些現象用因果關係的簡單循環來完全詮釋。實際上,儘管自然災害頻發,倭國的經濟根基和社會架構依舊錶現出穩健性。該國的國民生活標準以及人均壽命等關鍵指標,仍舊在全球範圍內居於領先地位。這一現象,顯然並不宜僅僅用因果律來完全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