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60一 作品

第321章 破“鹼”重生!滄州:鹽鹼地綜合利用的實踐與探索

 (一)改良鹽鹼地 

 滄州市通過開挖排水溝、深松、深耕、免耕等方式,改善了土壤質量,降低了土壤鹽分。同時,滄州市還通過修建排鹽溝渠淋鹽壓鹼,利用夏季雨水量大並且集中的特點,通過排水溝把淋洗後的鹽分排出去,達到降低耕作層土壤鹽分的目的。這些措施使得滄州市的鹽鹼地得到了有效的改良,提高了土地的肥力和生產力。 

 (二)選育耐鹽鹼作物 

 滄州市在育種環節,也做出了長久不懈的努力。旱鹼麥,是滄州鹽鹼地上長出最廣為人知的特色農作物。滄州市農林科學院通過不斷的試驗和研究,選育出了“滄麥 6002”、“滄麥 6005”、“捷麥 19”等品種,平均畝產量提高到了兩百至三百公斤。這些品種具有耐鹽鹼、高產、優質等特點,為滄州市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效益。 

 (三)發展特色農業 

 滄州市在鹽鹼地開發利用方面,不僅注重土地的改良和作物的選育,還注重發展特色農業。滄州市渤海新區黃驊市的河北銀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旱鹼麥為原料,加工製作出了非遺面花。這種面花產品口感獨特,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此外,滄州市還在探索其他鹽鹼地特色農產品的深加工之路,如冬棗、鹼地梨、苜蓿、中藥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