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東女郡國

 李昉只好出面,引導大家繼續深思。 

 太子元明聰慧過人,《大學》第一句他早已讀過,自然是知道此句含義的,可他沒有想要搶在眾兄弟的前面回答,而是默默地在一旁用這一句練起字來。 

 晉陽本不喜歡這種文縐縐的古文課,尤其是李昉還將這課上得如此枯燥,她站起身來,說出了自己對這句話的見解。 

 “欲為善,則需親民,民心民意即是道。” 

 晉陽的話讓元明眼前一亮,暗道大姐的眼光果然別具一格,與他想得一致。 

 李昉雖對晉陽的答案高看一眼,但還是正正經經地解釋了此句的正確含義,隨即便準備開始領著大家學習下一句。 

 站在尚書房角落的柴宗訓聽到晉陽的回答後,當下就堅定了心中所想,仿若無人地離開了此處。 

 第二日,柴宗訓正式在早朝上宣佈,改“日本”為“東女國”,屬郡國級別,冊封晉陽公主為第一任東女郡王,將大周女官制度照搬至東女國境內,在境內設省州府管轄土地、人口等,使其永遠為大周下屬郡國。 

 另,東女國之外交、軍事皆由大周全權處理,各處金銀礦產由大周皇室管理,東女國君只負責國境內政事務。且東女國君之位,只可由大周天子遴選嫡出公主,或按長幼之序繼任。東女國君可自由婚嫁,子女有尊貴而無權勢,沒有繼承國君之位的資格。 

 “如今晉陽不過十歲,朕想著過幾年再讓她遠赴東女國繼任國君之位。不知,朕如此安排,爾等可有異議?” 

 柴宗訓的安排既兼顧到了女官制度,又照顧到了朝臣們的意見。更重要的是,大家不用再為了柴宗訓偏寵晉陽公主,疑心大周江山日後會起“龍鳳之爭”。 

 “陛下,敢問這東女國,我大周男子是否去得?” 

 一年輕官員的話,道出了諸多朝臣心中的疑問。 

 柴宗訓只好笑道:“自然去得,只不過你們要是到了那兒,可就不歸朕管了,要是犯了什麼錯,朕可不出面替你們說話。” 

 “哈哈哈……”滿殿朝臣自然知道那名年輕官員打得什麼主意,和首輔等人還沉浸在女官制度得以在東女國順利落地的消息,一時也顧不上文臣武將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