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價值

 鄭和雖為宦官,卻深受贏耀賞識,他的航海和外交才能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特別是他的軍事策略,若能得到展現,將大大提升帝國的實力。 

 盧象升的軍事天賦令人惋惜,命運讓他遇上了昏庸君主。 

 至於顧炎武、王夫之等人,雖然他們在思想上有獨特見解,但在治國方略上稍顯不足,未能觸及稅收改革這一關鍵點,這是大明王朝衰敗的重要原因。 

 總的來說,贏耀明白每個角色都有其獨特的價值,他將精心佈局,讓這些人才在適合的位置上發揮最大的作用,推動大秦帝國的繁榮與進步。 

 商業稅收的困境令人扼腕,儘管商業繁榮繁茂,卻似乎未能充分汲取其收益。 

 倘若當年崇禎帝能有適當的稅收政策,或許不至於落得那般淒涼下場。 

 漢代的智囊如晁錯、主父偃、賈誼等人,他們的智慧如繁星點綴,如果能在那個時代發揮作用,或許能為國庫帶來可觀的商業稅。 

 贏耀並非不願召喚更多的力量,只是那些軍團召喚需要謹慎佈局。 

 因此,他選擇留出空間,專門用於召喚那些精心挑選的個體,旨在充實百家學館,豐富學術思想,推動各派學說百花齊放。 

 在宋朝的文人中,范仲淹和歐陽修的文采足以傲視群雄,至於其他人,他認為在宋朝召喚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唐朝的徐世績、房玄齡等人,以及李白、杜甫等文學巨匠,贏耀認為他們已經足夠,剩下的則隨機挑選。 

 他更傾向於從其他多元世界召喚,以融合不同文化的精髓,這是他追求的目標。 

 他還特別召喚了書法大師王羲之,因為書法對於帝國文化體系的構建至關重要。 

 贏耀倡導兼容幷蓄,鼓勵發展獨特天賦,無論是武道還是仙術,他都希望從中發掘出新的可能性。 

 他自視為武道領域的先驅,能夠將其他種族或仙門的法術融入自己的實踐。 

 挑選的每一個人,無論是思想家、文化領袖還是武術革新者,都針對帝國的需求,各有其特殊使命。 

 新的一天,贏耀將這些人才安置在歐提殿,轉交給曹操、韓信、商鞅等人,讓他們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和專長進行職務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