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 作品

第148章 稜堡

 要是以最大射程而論,十二磅以上的重炮當然可以打到三里遠,但有效射程之外感人的命中率讓這種射擊方式更像是在浪費彈藥。

 明軍大陣後方,有節奏的號子聲傳來。

 二十門兩三千斤乃至更重的大傢伙,在健壯牛馬的拉扯和後方赤膊壯漢們的推搡下,緩緩來到了陣前。

 更大的噸位,更粗的口徑,更遠的射程,老朱為了拔掉這顆釘子,組建了一支重炮團,專門用來攻克堅城。

 炮兵們忙活許久之後,方才固定好炮位,調整好角度。

 隨著一聲令下,火把點燃引線,震耳欲聾的炮聲中,鐵蛋呼嘯出膛。

 一輪齊射後,玉屏山的稜堡沒有絲毫動靜。

 十幾斤甚至二三十斤重的鐵球打到遠方,彷彿泥牛入海一般,消失的無影無蹤。

 明軍也不氣餒,摸索著調整射擊角度,儘可能的把更多的炮彈打到稜堡牆體上。

 一個時辰下來,兩三百發大鐵疙瘩噴射出去,結果卻不甚理想。

 敵軍的稜堡修的很低矮,外圍還有一個長長的斜坡擋住視野,導致火炮的射界非常狹窄,熟練的炮手也難以命中目標。

 若是推進了再打,倒是能打的稍微準些,但這也意味著把炮兵陣地暴露在敵軍火力投射範圍內。

 稜堡完備的防禦使得漢軍大炮,較之曠野上暴露的明軍重炮大佔優勢。

 花費高昂代價組建的炮隊很可能會在與敵軍的對射中毀於一旦。

 當然,就算推進了發射,多些炮子打中也無甚大用。

 傾斜的角度,厚實的牆體,充分釋放了鐵蛋的衝擊力,讓這無往不利的大殺器失去了應有的威力。

 明軍本陣很快做出了決斷,戰鼓聲響起,方陣逐漸攤薄,擺成散兵線,分成數個波次,開始向漢軍稜堡進發。

 初始時,速度還比較緩慢,不過是尋常步行的節奏。

 隨著距離拉近,漢軍的重炮開始咆哮。最先發聲的是十八磅炮、然後是十二磅炮,稀稀拉拉的炮子射到地面上,再彈跳個幾次,帶走一些倒黴蛋的生命或者是零部件。

 再近些,到了裡許地界,炮子密集了起來,斷斷續續變成了連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