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百曉生 作品

第676章 長白山論劍

 大地會崩裂,山川會倒塌,江河湖泊會乾涸,日月無光,天地失色。 

 我們雖然戰勝了敵人,但是卻親手毀掉了自己後世子孫的家園,這個代價是我們任何人都無法承擔的。 

 我萬某人年輕時馳騁沙場,征戰無數,卻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如今退隱卸甲,運籌棋法,卻從不下亂局之棋。 

 這一仗,若輸了,則我華夏傾覆,贏了,則殘局難收,故而,到此一步,方才舉棋不定。” 

 說到此處,他又不禁一聲感嘆,“若是當年我長江八宿都能歸位,那麼此事便如神風相助。 

 退敵之後,定山河之局,穩華夏之脈,大業可成。而如今之勢,又如何能夠讓我落子從容?” 

 話音剛落,就見木屋的門被推開,乞連成從外面走了進來,看了萬青山一眼,說道, 

 “萬青山吶萬青山,看不出來,你還是個黑白兩道,我還真沒想到,像你這種一心給政權當奴才的人,還能交到這麼多江湖上的朋友。 

 好傢伙,和尚道士三教九流都來了,再來個峨嵋崆峒跟丐幫,你都能主持一場華山論劍了,哦不對,是長白山論劍!” 

 萬青山聽他說完,與張鐵桿互相看了一眼,接著快步朝著屋外走了出去。 

 只見,木屋外面的河畔上站著十來號人,這些人群當中有青年,有中年,還有的從面相上看已經年過五旬。 

 他們雖然穿著普通,看上去與當今社會群體打扮無異,但是卻各個氣宇不凡,眼睛裡面有著一種不同於市井販夫走卒的超凡氣息。 

 只是這種氣息,只有與之有著相同境界的人方能夠感受的到。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到出,這些人一定有著良好的自身素養,這種素養不同於軍隊的硬性訓練,而是來源於一種遠離塵世之外的教化。 

 就像是信仰某一個宗教的信徒,因為虔誠而透徹,但是他們又不同於宗教,那麼他們身上的這種能夠隱於塵世,卻又不被塵世所染的氣質究竟來源於何處? 

 他們的氣質,來源於一種對先輩遺志的敬畏、尊重、承諾、對華夏文明命脈的傳承與守護! 

 他們或許也一樣面朝黃土農耕播種,也一樣投身於民族發展的各個領域,他們在表面上也一樣的平凡。 

 但與其他平凡人不同的是,他們的身上帶著一種使命。 

 對於當年某個人或者某個事業而立下的,生死存亡之際,招之能來,來之即戰,戰則必勝的使命。 

 當年立下誓言的人或許已經故去,但是這種使命卻一直被繼承了下來。 

 如今站在木屋外集合起來的這些人的面孔令萬青山感到很陌生, 

 但是從他們的雙眼裡散發出來的氣息,卻讓他感到很熟悉,熟悉到今生今世難以忘記。 

 一對年紀大約四十歲左右的男女,走到萬青山跟前,按照中華古典的風紀,抱拳施禮,說道, 

 “萬老!西北黃土高原地區農民,秦嶺脈關風水陣局守門人任繼祖,接臥虎藏龍密令,前來報道。 

 國家危難,聽候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