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江南顯赫的人家並不少,在此處經營的包衣亦或者旗人家也是數不勝數,比如伊爾根覺羅氏有子弟就曾在江寧任監察御史。

 不過是因為滿人家越來越慣於給自己起一個漢姓用下去,僅從名字是聽不大出來的。

 但是這裡頭最引人注意的三家就是曹家、李家、孫家,這三家牢牢掌控著江南省的織造職務,甚至於漕運、鹽政等也紛紛染指,可謂是權勢最盛。

 不過要說權力上,那江南省設的兩個總督四個巡撫才應當是最引人矚目啊!為何這三家一個巡撫都沒有卻最叫人注意呢?

 這自然是因為這三家的親密聯繫,他們一起抱團在江南生存。

 曹寅之嫡母曹老太太姓孫,她侄子就是孫家的孫文成,現在是粵海關監督,但是曹寅已經在推薦他為杭州織造了。

 另一位蘇州織造李煦則是曹寅之妻李氏的堂兄。

 李氏是李西泉兒子李月桂的女兒,而李煦之父李士楨本姓姜,過繼給正白旗佐領李西泉。

 所以雖然實際上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因為過繼之事,李氏就是李煦的堂妹。

 如今緊密的姻親關係自然惹人注目,不過這幾家能力確實是強的,所以康熙也任由他們發展。

 畢竟只是銀錢上,最重要的軍政是這幾家無法參與的。

 胤祈住下的第一天就有江寧巡撫宋犖(luo)送來的禮物,他乍一看到還有些驚訝。

 “他怎麼也來送東西了?”

 畢竟還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其他有送來東西也不過是些江南特產或者新鮮玩物,並不會明目張膽給皇子送太貴重的禮物。

 但是叫胤祈驚訝的卻是這個人的名字,宋犖,他曾聽皇阿瑪多次誇讚,這個是個十分清廉的官員。

 即使是送些特產,恐怕也不是宋犖自己能夠負擔的起的,更何況皇阿瑪南巡次數多,若是次次送禮,宋犖恐怕都要喝西北風去了。

 他一皺眉,突然對皇阿瑪所說的清廉有些懷疑,立刻吩咐道:“打開箱子,給我瞧瞧。”

 “皇阿瑪總說這個人清廉為官,一心為民,沒想到也學著人家的樣子過來送禮了。”他嘴裡嘀咕個不停。

 盧保一邊蹲下開箱子一邊道:“這才是正常的,別的阿哥們都有些名聲在,他們自然知道該不該送,送些什麼。”

 “咱們這頭一次來,估計是怕人記恨,所以連宋大人都來送禮了。”

 胤祈一撇嘴,要說出來一次最叫人膩歪的一處地方就是這些地方官員的想法了,一個個都把他當洪水猛獸一樣,生怕得罪了什麼?

 他不滿的開口:“難道我是什麼兇惡的人不成,一個個顯得我跟個小肚雞腸的壞人一樣。”

 索嬤嬤正坐在一旁整理冊子,都是最近胤祈收到的一些東西,她笑著道:“對他們這樣的人家來說,又不清楚阿哥的性情,不怕多做了,就怕不小心得罪了。”

 咔!

 盧保手上用力,箱子打開,

 他一瞧見裡面的東西就呆住,他隨即一樂,“爺,您來瞧瞧宋大人這是什麼禮。”

 “能有什麼禮,這幾天都看多,了不得就什麼扇子、書畫,擺設,沒一個我喜歡的。”

 胤祈嘴上抱怨,身體還是走過去瞧瞧,他一低頭,也愣住了。

 不大的樟木箱子裡放了七八本書,聞著還有些苦澀的墨水味道。

 胤祈皺著臉蹲下,隨手從裡面撿了一本出來,翻開來。

 竟然還是手抄的詩集。

 他字雖然寫的一般,但是眼光培養的極好,自然瞧出來這筆字不錯,但是紙張和墨水就有些不盡如人意了。

 聞著味道便知道不是什麼名貴的墨,暈染處也能瞧出來紙張不貴,就跟他自己平時做功課的紙張差不多,送人就有些不夠拿出手了。

 筆鋒柔緩,回彎又帶著瀟灑,很是不錯的一筆字。

 盧保也是跟著唸書的,他自然也瞧出來了,“這些書倒是從來沒見過。”

 胤祈點點頭,本來以為宋犖也跟著經營起來,因為手頭寬裕才給皇子送禮,如今一瞧,他還是一如既往的貧窮呢。

 他哼了一聲,“雖然是個好官,但是不是個好人啊!”

 竟然給他送這麼多書,真是太‘惡毒’了!

 他決定討厭宋犖一天,堅決不看這些書,等回京就甩給三哥,反正三哥喜歡這些。

 宋犖是從康熙十年以後任職時間最長的江寧巡撫,他的名聲遠沒有曹家那麼盛,但是在康熙心裡卻是一位能臣。

 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曹寅是有給京城呈遞密摺的權力的,他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監察著江南地區。

 早就開始科考並且入朝為官的江南大族對他態度很好,但是還有不少不肯入朝的人家是瞧不起曹寅的。

 而宋犖則不同,他是真正的飽學之士,他最大的政績之一就是對明末東林黨、復社的遺產加以改變收編,使得江南的文人逐漸適應國家的多民族結構,並且收斂了大批漢人幕僚,保存不少珍貴書籍。

 在康熙三十三年,他還親自捐了自己的俸祿修整東林黨的舊書院,東林書院。

 種種舉措使得他被江南文人推崇備至,即使仍然不願意入朝為官的文人也是很樂意去給宋犖做幕僚的。

 如同索嬤嬤說的那樣,宋犖自己也不想送禮的,他自己兜裡都沒幾個銀子呢,要是挨個送禮,他家還吃不吃飯了,總不能成天蹭衙門的飯菜啊!

 但是畢竟是突然多出一個皇子到江寧來,若是已經成婚的皇子還好說。

 當今皇上膝下皇子還真沒有渾人,即使是不出彩的五阿哥等都都是挺厚道的人,不至於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