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水瓶 作品

26.第 26 章 兄弟齊心

 木蘭圍場佔地面積廣闊, 設置在蒙古昭烏達盟、桌索圖盟、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四旗的接壤處。

 這裡林木蔥鬱,又有河流滋養大地,於是野獸繁茂, 是極好的草場。

 東西、南北、相距三百多里,總面積足有一萬多平方公里,根據動物和河流以及草地樹木分佈的不同劃分出大大小小六七十個圍場。

 如果單說一萬多平方公里或許不太能感受到有多大。

 打個比方, 紫禁城佔地面積大約七十一萬平方米, 木蘭圍場的面積相當於一萬四千個紫禁城的面積, 可見其廣闊。

 康熙的御架還未到木蘭之時, 便陸陸續續有蒙古王公、各地官員等前去御前覲見,他們不僅是彙報自己近來的辦事成果, 也能提前聯絡感情。

 頂頭老大來了,你能等著他走到地方再去覲見嗎?

 那必須得提前好遠迎接才能展示一顆效忠大清的滾燙的心啊!

 人多眼雜, 別說是第一次來的胤祈了,即使是早就熟練於此的老大胤褆都感到稍稍疲憊

 但是他只能是撐著幹, 誰叫他沒有幫手呢。

 這次跟著來木蘭的人不多, 康熙總共只帶了五位皇子。

 排行老大的直郡王胤褆, 排行老三的貝勒胤祉,排行十三的胤祥、排行十四的胤禎,以及排行十五年紀不大的胤祈。

 老大胤褆向來和太子不和,他在朝堂上藉著納蘭明珠的手也是拉攏了不少朋黨,這種幾乎是以一人為首的朋黨意見能夠高度統一。

 按理來說老大應當氣焰盛大。

 但是太子爺畢竟是太子爺,別瞧他比老大胤褆年紀還小几歲,但是他上朝可比老大胤褆早多了,身邊聚集的人手更加名正言順。

 老大胤褆那叫群聚黨羽,太子身邊這叫東宮屬臣。

 不過總體來說,太子是站在上風的, 但是有個差別需要注意,太子黨佔上風是因為加上了太子本人。

 但是若是去除太子和胤褆兩人來看,胤褆的黨羽是更有優勢的。

 因為他們基本達到了和皇上意見的統一。

 納蘭明珠算上姓氏同胤褆的額娘惠妃是有親的,於是便故意大阿哥胤褆聯合起來對抗索額圖。

 畢竟索額圖有太子在身後,氣焰不是那麼容易打壓的。

 索額圖的結黨本領就沒有明珠那麼強了,更何況他還老是和康熙意見不統一,早就被深深厭惡。

 朋黨是朋黨,但是本朝有個特殊情況,皇上兒子太多了。

 皇子們或多或少也跟著站隊,一個皇子可比一個大臣的站隊重要許多。

 要是想不站隊,你必須得有點本事,要不就不需要站隊,要不就安生當著小透明。

 在兄弟之間,老大胤褆反倒沒有太子的人緣好。

 皇子們是一個個從後宮蹦出來的,最先出現的老三胤祉那是悶頭跟著太子做事,別看他情商挺低總是得罪人,但是在文人裡面名聲還真不錯。

 畢竟他只是嘴巴欠了一點,本人還是個非常拿得出手的皇子,需要寫寫文章的場合他一定是被第一個點名的。

 等到老四到上書房的時候,老大胤褆抓心撓肺的想要拉著老四。

 但是老四胤禛脾氣不咋好,這人就是喜怒來的快,雖然和三哥不對付,但是絕不願意摻和進去。

 胤禛本人情況算不得好,他脾氣不得康熙喜歡,文武上又不算出眾。

 至於辦差等事,他確實能力不錯,但是也得分到適合他發揮的差事啊!

 老五胤祺冒頭去上書房的時候,老大胤褆也是心動過。

 五弟可是皇太后撫養長大,老太太最愛這個大孫子,要是能拉攏過來,想必能夠不輸太子那邊的老三。

 但是沒想到老五是個半文盲狀態,在皇太后宮裡只說蒙語滿語,漢語還是現學的。

 老五都快被上書房師傅逼瘋了,孩子唸書天天哭一通,誰敢叫他站隊啊!

 就是現在,老五也沒有什麼差事,還是康熙瞧他脾氣好,給弄去宗人府專門給七大姑八大姨判案子。

 老六身體不咋好,唸書不到一年就沒了,老七是個瘸子,不樂意說話,也就是和老三關係好點。

 胤褆等了好多年終於把老八給盼來了,老八胤禩的額娘衛貴人是惠妃宮裡的人。

 他人也乖覺,一直管惠妃叫額娘,是惠妃的養子來著。

 宮裡面的規矩就是份低的妃嬪是沒有資格撫養皇子的,如果宮裡有主位娘娘,那麼基本就是主位娘娘的養子了。

 但是這也得看人,十三阿哥胤祥的額娘敏妃生前還是貴人的時候就在德妃宮裡,但是可不見他稱德妃是他的養母。

 而老八這麼聽話的弟弟,自然是跟著胤褆做事。

 就此胤褆才算是有了幫手,胤禩又性情溫和,待人和善,在兄弟裡面評價很不錯,老九、老十、十四同他關係都很好。

 而這次來木蘭的皇子中,恰好沒有老八胤禩,這不就叫胤褆無從下手了。

 老三胤祉是鐵桿的太子黨,絕不可能和大哥交往。

 老十三自從額娘去世後莫名也上了太子的船,做事風格逐漸凌厲,越來越叫人生畏。

 老十四雖然和老八關係好,但是對老大胤褆一向敬而遠之。

 唯獨一個小十五胤祈年紀最小,還沒有站隊,但是胤褆也不好意思找那麼小的弟弟聯絡感情啊!

 他自己憋了一路,領兵出去巡查只能是自己一個人。

 老三過來換班,叫他能夠回去吃頓熱乎飯,嘴上說話也氣人,胤褆都不想搭理他。

 還是到了木蘭,胤褆終於打算找到幾乎和小十五聯絡感情了,實在是其他兄弟不理他。

 胤祈騎馬回來便被大哥堵在了帳篷口,又是帶著打的鹿肉又是拿了奶茶過來,可謂是難得的殷勤。

 胤祈從外面回來騎裝穿的妥當,腰間掛著牛皮水壺和小刀,胸前的口袋裡還塞了些肉乾和飴糖,肉他自己吃,飴糖則是給紅玉的。

 帽子戴的卻是黃色的元寶帽,上面以金線繡了龍紋,一瞧便知道這是位皇阿哥。

 胤褆在營地裡轉來轉去等了好半天,這才等到十五弟回來,趕緊大步迎上去,“小十五回來了,快過來叫大哥瞧瞧。”

 語氣熱情又親近,“我打了只鹿回來,想著你愛吃考鹿肉就過來跟你一起享用。”

 胤祈有點尷尬的接受著大哥的熱情,身邊盧保上前給他摘了摘身上的草葉子,他瞧瞧大哥也明白過來了。

 “我先換身衣裳,大哥等我一等。”

 話一說罷,胤褆先住嘴,等著弟弟到屏風後換衣裳。

 說是換衣裳,其實也包含洗漱。

 待到胤祈收拾妥當,這才叫太監在帳篷裡放了桌子,兄弟一人對坐用飯。

 胤祈其實明白大哥為什麼過來,說來也是難以啟齒,不知道皇阿瑪如何想的,一起來的兄弟裡關係還真都不親近。

 不是一個兩個不親近,而是除了他以外的人,隨意挑出來兩個都疏離的很。

 老大胤褆和老三胤祉不和,從小不在一起玩、和十三胤祥關係也一般,跟十四胤禎也說不上太熟。

 老三胤祉跟十三胤祥曾經起過齷齪,從郡王降到貝勒也是跟十三胤祥有關。

 那一年胤祈還小,甚至都不被允許出承乾宮,有些事情聽的也是一知半解。

 十三胤祥的額娘敏妃去世,要是還是個嬪位的位份也便罷,可是康熙給了死後哀榮,封為敏妃,皇子們自然得稍微遵守一些孝道。

 偏偏老三胤祉不當回事剃了頭髮,叫胤祥氣的發瘋,胤祉也因此被降了爵位。

 但是這事都說起來也是糊里糊塗,事情過後,太子帶了禮物過去安慰胤祥,又叫太子妃照顧照顧胤祥的兩個妹妹。

 胤祥之後不知道怎麼的便死心塌地的跟著太子幹。

 而老三胤祉一直都是鐵桿的太子黨,他在其中不發一言,對十三的加入也沒有任何舉動,任何人要是從郡王降到貝勒位置都不會如此冷靜。

 比起胤祉在敏妃百日未過就剃頭,降爵似乎才是真正的深仇大恨。

 可胤祉也不曾表露任何敵意,還是從前一樣的態度,叫人多少瞧不明白。

 十三和十四從前關係還好,都在永和宮長大,先後去了上書房,但是早五六年便疏遠起來。

 胤祥一心一意跟著太子幹,胤禎則是跟著老八胤禩關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