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歡孫尚香 作品

第939章

 有了將軍方才之言,數日的辛苦就不會白費,葉大公子的大方誰人不知?

 一路而行,看著太原營士卒為老弱婦孺們搭建的簡易帳篷,葉歡心中暗暗點頭。從軍為民這條信念定邊軍已經紮下了,從士卒們的笑容中就看得出來。

 “這便是亂世,朝不保夕,本公子又是名聲在外,否則可就極難了,就算有聖旨,說不得也要與董仲穎一般。”看見士卒們紛紛行禮,葉歡揮手相應。

 漢末百姓的宗族觀念,本鄉本土觀念都很重,若不是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誰都不願意背井離鄉。就算眼下都會有不少老人寧願死,也要死在家裡。

 這麼想就不難理解董卓為什麼要火燒洛陽,不斷了念想根本帶不動。相比董卓,葉歡的優勢就在他的好名聲,尤其是在經歷了上次的黃巾軍民大遷移之後。

 這個時代也是有輿論的,尤其是那些名士。似葉公、盧植、鄭玄、許子將等等,他們的作用不會比後世的自媒體差,而且是大漢主流。

 忠君愛國,一心為民,一諾千金。這都是葉歡為自己打造的人設,再通過種種手段宣揚出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且這個效果日後還會越來越大。

 有一點是大公子始料未及的,那便是孟子的地位在近幾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亞聖”的說法開始出現了,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葉歡經常的引用。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這個觀點。

 南山書院中,孟子是和論語並列的必學課目,在此之前,它不在漢七經之列。

 接下來,輿論方面葉歡還要更清楚的向天下昭示自己的政治主張,民為貴。這個民字不單單包含了普通百姓,平民,士族亦可囊括在內。

 爭霸天下,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二十年,也許三十年。一統江山固然是葉歡的心中所願,但帶給大漢一個先進的思想體系,重要性還在其上。

 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大漢的長久興盛,哪怕江山更迭,思想是不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