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飄搖 作品

第61章 萬人坑(一)

 靖王爺又喝了一口,烈酒入喉,宿醉沉眠。 

 或許靖王爺也有什麼心事吧? 

 靖王爺沒有多留,喝了幾口酒,便起身告辭,趙充國將他送出營帳外,看著靖王爺坐上了那架豪華的四匹馬拉著的馬車。 

 馬車漸漸遠去,在這寒冷的夜裡,沐浴著月光,烏雲將月亮遮住了一半,就像趙充國此刻的心情。 

 他轉過身來,返回營帳,卻在几案上看到了靖王爺留下的一封信。 

 趙充國拿起信,拆開了包裹極嚴實的信封,卻在看到的第一眼便吃了一驚。 

 他手心顫抖,像是遇到了什麼特別可怕的事情,他雙眼瞪得極大,緊緊盯著手中的信件。 

 他轉過身來,將壇中所剩不多的酒倒進了杯子中,仰頭一口喝完。 

 似乎覺得並不過癮,索性直接將酒罈子提起來,咕嘟咕嘟往嘴裡倒著,這是他這麼多年軍旅生涯中,第一次喝這麼多的酒。 

 他的臉變紅了,年紀不小的趙充國,臉紅起來更顯得蒼老,就連面色,似乎都憔悴了不少。 

 他將酒罈子往地上摔碎了,然後才晃晃悠悠走出營帳,喚來守衛的軍士,卻遲遲不肯下達命令,終於,在沉默了許久之後,趙充國的命令還是下達了下去。 

 那名軍士眼睛瞪得很大,似乎也沒想到趙充國會下這樣的命令,但軍命難違,不得已,這才答應一聲,往黑暗中走去。 

 夜晚時分,今夜的月亮竟然露了出來,在星星點點的繁星之間,閃爍著微弱但堅強的光芒。 

 月光被罩上了一層月暈,未融化的積雪在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燦爛的光芒,遠處的濰州城,已經有人生起了火堆,微弱的火苗更像是生命的傳承與奇蹟,有火的地方,就意味著有人存在,這就是希望的燈火,趙充國站在高處,遠遠望著,景色極美。 

 只是這個夜晚,註定有很多人難以入眠了。 

 軍士得到大將軍的命令,帶人往山下走去。 

 他們扛著鐵鍁,扛著鋤頭,不像兵卒,倒像是一群急著下地的農民,沒有人知道他們要做什麼。 

 此刻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今晚要去執行什麼任務,只不過軍人的天職便是服從命令,他們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便只管去執行,從不會問為什麼。 

 一千兵卒匆忙趕路,很快便到了濰州城南城門東側的那個緩坡上。 

 坡上下了雪,天氣又寒,道路上變得崎嶇不堪,寸步難行,只是一千人並沒有什麼人在意,仍舊往前走著。 

 終於在緩坡上停了下來,這時,領頭的校尉才發佈了自己的命令,叫他們挖出三個寬十丈,長二十丈,深一丈的坑來。 

 兵士們不明所以,都不知道這坑是用來做什麼用的,但又沒有人敢反駁校尉的命令,只得彎下腰,用手中的鐵鍁鋤頭奮力的在地上刨著。 

 冬天寒冷異常,凍土層極厚,挖起來非常吃力,但兵卒們仍舊用盡了全身力氣挖著。 

 天亮時分,這三個深坑終於算是挖成了,軍士們排隊返回營帳,自始至終,都沒有人知道這三個深坑究竟是做什麼用的。 

 第二天清晨,江南道的大量兵士湧進了濰州城,將折騰了好幾天後,此刻筋疲力盡的濰州城中所有人都喊了起來,推搡著他們來到濰州城南門內的一處廣場上。 

 此刻廣場上人山人海,濰州城人都不知道自己被叫到這裡究竟是為了什麼,只知道昨天江南道的人讓他們這些人吃了口熱乎飯,喝飽了粥。 

 他們對江南道的人存在著極大的感激,認為在他們的帶領下,自己至少能夠吃得上飯,喝得了一碗熱騰騰的粥。 

 所有人都被擠在了這處小廣場上,他們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江南道陣營中大人物的到來,想必,今天聚集在此,一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宣佈。 

 沒過多久,便有一名身穿黑色鎧甲,手中拿著一柄亮銀長槍的軍官騎馬趕到。 

 他沒有做什麼多餘的動作,只是將長槍舉過頭頂,並大聲喊道:“大家安靜,靖王爺昨夜來軍營中,與趙充國老將軍長談,決定給大家夥兒一條生路,本將今日前來,便是帶大家夥兒離開這裡,去往新的住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