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釀桂花 作品

第171章 又一次體會到手裡沒錢的窘迫

 沈鈺笑著道:“這還自帶遮陽棚,走路都曬不到。”

 李氏笑著道:“是呀,你們去買書時,我和姜姐姐一起到街上的竹器店裡挑的,這兩個尺寸合適,又最輕巧,價錢可不便宜。”

 說著,用手捻了下布棚子道:“就是這個布料差了些,紡的線太稀疏,可比以前在村裡時,自己紡的線織出來的布料差太多了。”

 沈鈺給李氏出主意道:“不如去買些油布,重新換上,這樣既能遮陽,還能擋雨雪,萬一下雨了,書箱裡的書和紙張也不會被淋溼了,豈不更好。”

 李氏笑著道:“你這丫頭,哪裡來的這些想頭,這個法子好,午間送完餐,去布店裡買一塊油布換上。”

 說著,又道:“也不知那衙門裡,要到幾時才把胡婆子賠付的銀子給我們,周大郎把抵罪銀子都繳上去好幾天了,也該給我們了。”

 “不會不給了吧,這兩日,覺得哪哪都要花銀錢。”

 李氏憂心忡忡地,盤算著午間買油布要多少銀錢,買幾尺才夠。

 這幾日又要買書和筆墨紙硯,又要準備兩個孩子上學的銀子,還要買書箱,等正式上課了,還有包飯銀子,細算下來,至少要準備五十兩銀子才夠用。

 在這個時代,讀書是件很花費銀錢的事情,但若中了舉,就一下子鯉魚躍龍門,人生從此不同了。

 所以,只要有條件,每家都是積極送孩子讀書的。

 買完鋪子後,沈鈺手裡只餘下三四十兩現銀,這幾日雖說一直是照常擺攤,可是中秋已過,小團圓餅這塊的收入就沒了。

 到時候兩個孩子去上學,店鋪接手過來,總要添置新的灶具,店裡面也要重新修繕一番,才能重新開張。

 上學和店鋪修繕兩筆銀子都是不能省的。

 沈鈺又一次體會了捉襟見肘的感覺。

 唉,還是銀錢賺得太少的緣故,要是錢多的話,哪裡需要這樣算計。

 沈鈺笑著安撫道:“娘,彆著急,要不,我午間用那雞做道菜,給陸公子送去,順便問問他賠付的事。”

 “他經常幫著縣令大人處理公事,他肯定知道何時才會把賠付銀子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