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傷寒臨床診斷依據是持續性高熱一週以上,有相對緩脈、玫瑰疹、肝脾腫大、傷寒面容。”

 床位醫生侃侃而道,顯然理論水平很高。

 “確診要依靠培養,肥達氏反應陽性也有助診斷。”

 “而這次收住的5位病人,沒有任何一點符合。”

 四周的實習小爬蟲、規培獸、住院狗們齊齊點頭。

 說得太對了。

 沒有任何一點符合,當然不能診斷。

 “哦?”楊主任白眉一軒,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看著四週年輕的面容,他決定給孩子們好好上一課。

 於是笑著問道:“那麼,你準備怎麼處理呢?”

 說到這個,床位醫生就苦了臉——

 “主任,咱們這收住院制度……既然已經收進來了,那肯定得排除傷寒。”

 “培養是金標準,但是用時太長。”

 “最快的是肥達氏反應,需要空腹做,昨天沒法做,今天一大早已經抽了血,明天才能出結果。”

 “但是肥達氏反應假陰性多,就算結果正常,也不能排除傷寒。”

 他的臉色越說越苦:“所以說,這住院制度……明明一點都不象,卻只能乾等培養結果。”

 “呵呵。”楊主任輕笑一聲,給患者做了檢查,然後下醫囑:“流質無渣飲食。”

 “啊?”

 實習小爬蟲們尚不解其意,規培獸以上卻都一愣。

 對於大內科的發熱病人來說,也只有傷寒才會強調無渣飲食了。

 主任這是什麼意思?

 “抗生素改左氧氟沙星。”

 眾人又是一愣。

 傷寒治療,首選喹諾酮類抗生素或頭孢類抗生素。

 左氧氟沙星就是喹諾酮類。

 這是當傷寒處理了?

 楊主任也不解釋,查完王磊所收的5位患者,全都改了流質無渣飲食。

 除了一位16歲患者、一位老人用頭孢外,其他都是喹諾酮類。

 “主任,”終於又一位醫生忍不住,直接求教道:“您是認為,這些真的是傷寒?”

 楊主任慈祥地笑:“我可沒這麼說。”

 “你們不是一二三四,分析得有條有理嘛?我聽著也挺有道理的。”老頭子豎

起大拇指晃了晃:“書讀得不錯,下過功夫。”

 “那您這醫囑?”

 “自己悟。”

 “啊?”

 眾皆傻眼。

 這壞老頭。

 楊主任背起雙手,笑眯眯地走了。

 眾人面面相覷,抓耳撓腮。

 “來新病人了,”一個小護風風火火地跑進醫生辦公室,揚著手上的病歷夾:“fou,傷寒?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