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除了面對新技術的盲區,他們還要面對早期器械極端落後的困境,甚至一度需要自制支架。

 能堅持走到今天,甘苦自知。

 蘇新月的講解聲中,氣囊導管進入支架內,隨著它的逐漸膨大,偽足徐徐展開。

 隨著這個似曾相識的畫面出現,關谷等人心中一動,疑問和怒氣悄然減輕。

 噝……百思百講,不如一見——我好像理解這術式了。

 “請看,血液供應的問題不難解決,一目瞭然。”

 “穩定性的問題不用擔心,一目瞭然。”

 “貼合度的問題同樣不用擔心,甚至比雙側入路、延長支架的老技術更可靠。”

 專家們默默點頭,什麼解說都不如眼睛所見來得直接。

 就拿翻山煙囪來說吧,那種術中現鉚現接的重疊支架,能比這個本就是一體的分支更牢靠嗎?

 那麼多零部件的接續,貼合度真的能比這種精準調校、接近於“自適應”的記憶材料更高?

 就算昂貴麻煩的定製支架,也不過是依靠術前檢查確定參數,能有這種術中參數準確?

 專家們自省的時候,蘇新月完成了主要步驟,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