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火.夭折 作品

第一百零六章 退守洛陽

 “易將軍,虎牢關一兩日或可堅守,但是之後肯定也是撐不住的。”

 易軒看著落日夕陽,笑道:“撐不住的話,投降如何?”

 “那可不行,倘若此刻開城投降,那便是背主了,此等不義之事,我不屑為之。”

 張遼倒是說的義正言辭,易軒不想與他說些什麼有的沒的,只是淡淡的說了句:“如果是效忠於董太師,那自然是該死守倒地。”

 張遼一皺,看向易軒離開的背影,心裡有些發矇,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效忠的不是董卓,而是漢室,那就別裝逼了。

 就這樣堅守兩天之後,內心糾結的張遼卻收到了一條非常糟糕的消息,華雄退出了汜水關,全面放棄了這條戰線,聽說這是董卓給他的命令,而遺憾的是張遼卻沒有接到這種撤退命令。

 有趣的是,華雄和接到的命令是去和牛鋪會合,共同堅守長安城的咽喉函谷關,之後還不止李傕郭汜鎮守潼關,不過虎牢關這裡形勢危急,卻沒有收到一點點信息。

 易軒暗歎董卓絕對是再給自己出難題,反正董卓後路全算好了,劫奪民

眾財產這件事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徹底將董卓的野心點燃,加上李儒不停的在一旁添油加醋,那麼天子回到洛陽只是時間問題,而董卓將會提前進入戰國時代的準備。

 而在此時,矛盾中的張遼終於做出一個決定:先替董卓阻攔諸侯聯軍,以報答知遇之恩。

 但是如果董卓篡漢自立,或者敢自立為帝,張遼便解甲歸田,另投明主!

 賈詡在和易軒進行簡單交流後,認為袁術肯定是直奔洛陽,至於虎牢關?別傻了,他們巴不得虎牢關耗的越久越好,而且曹操等人此時會異常尷尬,今日過後,後面絕對是100%往死裡打。

 虎牢關守軍已經知道糧草無以為繼,都萌生了撤退的想法,張遼在不得已之下決定立刻撤退,但是易軒卻是說道:“將軍,現在撤退回去了也會被問責,弄不好董太師還會問責你為何不退守保住洛陽。”

 張遼一時間有些左右為難,他和高順難道被放棄了?

 “守也不是,撤也不是,眼下該如何是好?”

 張遼遇到這一生最大的難題,看樣子和董卓分道揚鑣近在眼前了。

 易軒卻是大聲說道:“張遼將軍,在下有個建議,直接退守洛陽,你看怎麼樣?”

 “這樣真的好嗎?”

 “當然可以,我在之前就已經跟洛陽守將說過了,太師決定讓虎牢關或者汜水關其中一個守將直接轉進洛陽,將洛陽作為一個大據點,而且也通過李文憂與太師仔細說過一二,所謂步步為營,現在洛陽不算是鐵桶一塊,但確實一個大本陣。”

 張遼一聽,頓時大喜,如果是這樣的話,洛陽和後面的函谷關以及潼關就可以連接在一起,就不必擔心其他的了。

 就在張遼等人趕在袁術等人之前,拼盡全力先趕到洛陽後,引入眼簾的卻是殘壁斷垣,一地雞毛,沒有離開的百姓們一臉悲涼的在收拾著殘局,但是人口明顯減少了很多,如果不是李儒的建議,董卓恐怕真要一把火燒了洛陽。

 而袁紹和袁術攻到洛陽後,緊接著曹操等人也趕到了洛陽城外,聯合軍終於會合了,雖然有點尷尬,不過還是挺好,至少還是成功的把汜水關和虎牢關給破開了,起碼聯合軍的面子保住了。

 而與此同時,長安城,巍峨的未央宮大殿之中,董卓以及他的心腹文臣武將正在為了眼前的危機而絞盡腦汁。

 那些原本忠於漢室的官員比如王允等人,都沒有在現場,開玩笑,在場就尷尬了。

 雖然董卓已經野心大開,但名義來說他還是漢臣,董卓自然沒有坐上那大殿之中的龍椅上,長安雖然之前經歷了毀壞,但畢竟是前漢首都,後來朝廷花費了不少人力物力進行修繕,同時也不準閒雜人等進入,因此整個宮殿雖然慌亂了些,但還不至於不能同。

 不過眼下董卓已經公然將未央宮大殿當作他西涼軍之議事所在,其行事之囂張,已經到了目空一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