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一面之詞

 劉協見她還站著,就說道:“賜坐!”

 立刻有太監搬來一張坐墊。

 糜筠道謝後坐了下來,繼續說道:

 “先說我為何不直接報到朝廷。我們剛來長安,人生地不熟,也不認識朝中大臣,只是探到聽了,又沒有確鑿的證據,就是報給衙門,衙門也不一定相信。

 “我也不知道那些人勢力有多大,如果我直接報官,也擔心他們知道後會報復我。所以,為了讓朝廷重視這事,也為了保證我自己的安全,我將探聽到的事情寫成書信做成證物,間接報給了朝廷。

 “只是沒想到,廷尉署沒有先查實那些人謀亂的罪行,反而先查到我身上來。”

 說到這裡時,糜筠笑了一下,說道:“萬幸!馬廷尉沒把我打入大牢。反而帶我來面見陛下,這最好不過了,我正好將事一一稟明,望陛下明鑑!”

 邊上的馬日磾聽到這時,也是不由得在心裡暗暗慶幸。

 劉協問道:“你是怎麼探聽到那些人想要謀亂的?”

 糜筠說道:“我從徐州來關中後,剛過潼關時,有一天快天黑時,沒趕上夜宿的客棧,只好和隨從們在路邊宿營。當我們紮下營帳後,路上又來一大隊運糧的壯漢,也在附近不遠處紮營,他們扔在路上的糧車還把我們的路堵住了。

 “他們外形兇悍,言談粗俗,又罵罵咧咧,有幾個還時不時盯著我們這邊看。那個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我們又帶著幾箱子的金銀錢財,就很擔心他們過來打劫。

 “到半夜時,他們帳篷裡還亮著火光,裡面有好多個人影聚著說話。我擔心他們是在商量來打劫我們,嚇得睡不著覺!我最後實在放心不下,就喊了一個膽大一點的隨從,讓他帶著酒,假裝去送給他們,好靠近時偷聽他們在說些什麼。

 “我的那個家僕跟隨我們糜家二十多年了,非常可靠,他回來後,就說讓我放心。他偷聽到那些人說運糧失敗,糧食出不了關中,回去臉上沒光,要回長安幹一件更大的大事。那些人說的大事,就是我寫在書信上的事,他們要在祭天大典時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