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瞳迷影 作品

第60章 三篇遊記

 早就想在國慶出去玩玩,只是沒決定到哪裡去。選擇成都是因為看了易中天的《讀城記》,說成都是個閒散隨意略帶慵懶的城市,正好和我的氣質相符,於是決定去走走。30號白天,一邊聽老大開會,一邊用一張別人塞給我的攜程卡在網上訂了機票。

 發消息騷擾我成都的一個朋友,要他介紹四川好玩的地方,他推薦了稻城,早就聽說過那個人間仙境,可惜泰姆先生和笀妮小姐都不允許我去,接下來九寨,算時間也來不及,只好退而求其次,到樂山峨嵋走走。

 先到了樂山。樂山大佛位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巖壁上,是唐朝時一個叫海通的和尚為了減殺水勢,召集人力,耗費90多年在一整塊懸崖上鑿成。現在早就沒了當初治水的功能,倒成了樂山地區的招財大佛,據導遊說,樂山一半的財政收入都來自這個大佛,看來那個海通和尚真是功德無量,澤被千秋了。我去的時候人極多,500多米的山路花了將近五個小時,才得以一窺樂山大佛全貌。雖然排隊排的直罵娘,但到了山腳,背對大江,仰視大佛雄姿的時候,怨恨早就不見了,只有敬畏。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山一樣的大佛才矗立在那裡,真有欲與天公勢比高的氣勢;大佛山一樣的壓過來,人被壓得就像只可憐的螞蟻;山與佛就那麼靜靜的站在那裡,激出了我踏山而上豪氣。

 離了樂山,夜宿在峨嵋,在山腳下,飽餐了一頓。然後去洗了個溫泉,想不到在這個小小的縣城,竟然有那麼豪華的溫泉浴場,浴場傍山而建,邊洗邊看風景,真像神仙般逍遙。洗過之後,肚子又有點餓了,於是跑到美食一條街,來幾樣小吃,就一杯啤酒,悠哉遊哉的耗上一個小吃。四川小吃除了出名的辣之外,就是肥膩。夫妻肺片切的就像夫妻肺塊,入口有點膩,如果不是佐以啤酒,真還不那麼好下嚥。或許,這才是原汁原味的四川小吃,麻、辣、肥,燙,就像四川的人,爽直,厚道。

 終於等到爬峨嵋了,坐纜車到半山腰,一落地,就被山色震撼了。那重重疊疊,波瀾起伏的青山,就像一道道綠色的瀑布,由眼睛直插心肺,然後從毛孔裡散發出來,緊緊的把我包圍。蘇州園林講究移步換景,與峨嵋相比,不過是螺螄殼裡做道場。這裡根本不用移步,只要站在山崖,稍稍變動焦距,就是不同的美景,近處是清澈透明,歡快流動著的山溪;稍遠,就是蒼翠欲滴的山巒;再遠望,只見一座座山峰隱約隱在飄渺的薄霧中,就像躲在青紗後的姑娘,讓人恨不得立刻衝上前去,扯下面紗,狠狠的看個夠;極目遠眺,就是蒼茫流動的雲海,雲捲雲舒,彷彿菩薩正在隱身其中,也在靜靜的看我。

 山色美輪美奐,靈動飄渺,與莊嚴肅穆的寺廟相映成趣。我們拜訪的是一座名叫萬年寺的寺廟,廟始建於東晉元熙二年,當時叫普賢寺,宋代改名為白水普賢寺。寺裡最出名的建築是建於明萬曆年間的無樑磚殿,殿內有宋代鑄造的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銅鑄像一尊,高7.3米,重62噸。站在高大的佛像下,即使再頑皮憊癩的人都會收起頑世之心,靜下心來,低頭致意。

 讓我低頭的不是那大而無當的菩薩,而是千年來修廟鑄佛的僧人和工匠。這些人飢餐葛根,渴飲山泉,宿茅屋,爬山路,歷盡艱險,才把這荒山變成佛國。

 千年來佛寺建了毀,毀了再建,奇蹟般的在幾千米的高峰上,把佛的影跡一點點擴大,終於成了使峨嵋成了雪山佛國。或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而這力量,是我從來沒有過的。

 峨嵋的山民都很純樸,他們的口頭禪就是:“菩薩腳下,我們怎麼敢不老實”。這話我在普陀也聽到過,或許這只是一句託辭,一句起掩飾作用的經典的廣告詞。可我寧可相信這是信仰的力量,那些僧人一代代的前赴後繼,不僅把佛的蹤跡留在了峨嵋,更留在了山民的心裡。說實話,我有點羨慕這些純樸的山民,因為他們的信仰。

 峨嵋的最後一站是看猴子,峨嵋的猴子幾乎和峨嵋的風光和寺廟一樣有名。可真看到它們時,真的有點失望。怎麼說呢,這些猴子肥得像豬,髒得像豬,懶得也像豬,簡直就像披著猴皮的豬。它們或蹲在樹梢,或坐在石頭上,除了嘴巴飛快的一張一合,連眼睛都是定定的。即使偶爾走動,也沒有半分猴的靈動,就像個沒充足氣的皮球一樣緩緩地滾來滾去。聽導遊說,峨嵋的猴子有三種::強盜猴、流氓猴和乖乖猴,可我只看到過一種猴子,就是懶豬猴。導遊還說,峨嵋的猴子都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最重的猴子有八十斤重。天!八十公分高,八十斤重,真還不是一般的飯桶。那些猴呆呆的蹲坐在那裡,哪有半分齊天大聖的霸氣和靈氣,簡直就是一群小淨壇使者。看著猴子懶洋洋傻乎乎的樣子,我真想拿根棒子把它們趕進深山,讓峨嵋群山幫它們找回猴子的靈動和尊嚴。(當然,要是可以選擇的話,我倒不介意作只峨嵋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