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瞳迷影 作品

第92章 另眼相看

 彙報的時候,也是理工男的一板一眼,不誇張,也渲染,有一說一。只是說到下週的工作安排的時候,說的略微潦草,說明他對部門其他員工的情況並不十分掌握,還有對整個ai系統開發和維護工作,並沒有個分成若干接點,有目標的完成,而是做到哪算哪。

 鍾瑖有些皺眉,吳經理的工作方法,對一個程序員來說,問題不大,甚至作為一個副經理,也馬馬虎虎。可要作為一個掌握工作進度的部門領導,他這樣是不行的。

 不過,吳經理低調,好學,還算是個可造之材,和下屬的關係也不錯,鍾瑖還是想幫他一下。

 鍾瑖記得他有本《it經理進階教程》的電子版,裡面有時間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內容,等會找出來,發給錢芃,讓她轉交給吳經理。

 錢芃這次也列席了會議,本來她是沒資格發言的,不過鍾瑖想看看她的能力,也點名讓她說說。

 錢芃應該是有準備的,她的發言給了鍾瑖一個驚喜,回顧上週事情,說的有條有理,事情按輕重緩急,逐條說清楚。

 下週的計劃,更是按照維護和開發,也做了妥帖的安排。開發要做到哪一步,和市場部配合需要做哪一步。時間安排合理,還預留了處理突發時間的時間。

 鍾瑖聽完點點頭,問道:“小錢以前做過項目經理嗎?”

 “啊?沒有啊?怎麼了?”

 “沒事,我看你做事情挺有條理的。”

 “她讀書的時候是學生會的,”吳經理突然插嘴道,“負責學生會各種活動安排,她做這個比學習還起勁。”

 “我又沒耽誤學習,哪年的獎學金沒我?”錢芃反駁道。

 鍾瑖笑笑,他這個前助理,在管理這一塊,倒是比吳經理更有潛力,之餘以後能不能在管理上能不能有所發展,就看她的造化了。不過倒是可以好好考察一下。

 接下來是後勤等部門的彙報。

 多年前,彭城豐邑鳳頭村的水坑邊,曾生長著一棵百年老榆樹。

 樹是我太爺爺的爹種的。舊日風俗,家裡有小娃娃出生,爹孃要幫他種幾棵樹,以增福廕。有的種桃李,寓意生活甜美,等孩子五六歲時,就能爬樹摘桃摘李,大快朵頤;有的種楊柳、香樟,希望孩子長大後挺拔壯碩,過個十幾二十年,就可以把長到成人腰圍粗的大樹砍到,或架樑造屋,或打成箱籠桌椅,供孩子嫁娶之用。

 替太爺爺栽榆樹是他孃的主意,他爹本來不同意,說怕兒子長大後成了不通世事的榆木疙瘩,而且榆樹長得慢,要三五十年才能派用場,不實用。

 可太爺爺的娘堅持種榆樹,老爺子素來怕老婆,就答應了。

 老太太出身書香門第,他爹中過秀才,還做過縣太爺的師爺。可惜老人家命不好,剛上任沒多久,就碰上捻軍攻打豐邑,城破之後,縣太爺摟著大印跳了荷花池,他也被捻軍捉住,砍了腦袋。

 此後家道中落,不得已,老太太才下嫁給我太爺爺他爹這個薄有田產的農家子。此後幾十年,日子雖過得不算豐裕,卻也總算衣食不愁。可老太太總是終日鬱郁,難得開心顏。一是經捻軍一嚇,落下病根,終年噩夢不斷。再加上,她老惦記著舊日風光,總想著如果自己的爹沒那麼短命,就不會這麼窩窩囊囊的做個農家婦。

 種榆樹,是因為老太太覺得榆樹比別的樹貴重,希望兒子能有出息。

 或許是遺傳了秀才外公的基因,我太爺爺從小就耳聰目明,過目不忘。他娘見他是個讀書種子,想著許是老天保佑,讓孩子幫她重溫往日風光-----甚至能更進一層,讓她當上舉人甚至是進士的娘。於是傾 其所有,為我太爺爺請了最好的先生,供他讀書。

 太爺爺也爭氣,他三歲啟蒙,五歲就能把《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背得滾瓜爛熟。到了六七歲,就能和一群半大小子一起,坐在私塾裡,搖頭晃腦地誦讀“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十五六歲時,已經能做得一手好八股,賦詩做對也無一不精,是封邑方圓百里,人人交口稱讚的小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