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瞳迷影 作品

第112章 都是肋骨

 鍾瑖清楚,那些人並不是同情陳翔,甚至對他的辭職,還有些喜聞樂見,例如朱琳和劉經理,不是她倆落井下石,鍾瑖說不定也下不了決心趕走陳翔。他們不過是兔死狐悲罷了,現在經濟形勢不好,這份工作報酬算不上豐厚,不過勉強讓人在這個超級都市生活下去。萬一也像陳翔那樣丟了工作,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在這個吞金都市中,都熬不過半年。 

 朱琳很快回來了,她已經打發走了陳翔,也按照鍾瑖的意思,適當給了補償。 

 朱琳又拿過一張單子,說去北京的差旅費批下來了,要鍾瑖籤個字,費用打到他的卡上了。鍾瑖瞅了一下金額,明顯超過了他在北京的所有開銷。他沒問什麼,直接簽字。 

 剛以經手賬目不清楚的名義,趕走了陳翔,自己又重蹈覆轍。若干時間後,如果有個更大的什麼總要動自己,那位劉經理也會很快地打出一張清單吧。 

 只是,這筆錢,已經送過來了,他又怎麼能不拿? 

 接下來,鍾瑖又帶著朱琳去面試了幾個人,這些人都是吳經理面過滿意,讓他把關的,看履歷,有幾個還是國外不錯的大學人工智能專業畢業,還有短期在國外的工作經歷,鍾瑖好奇地問他們為什麼不留在國外,畢竟國外薪資還是比較高的,又沒有國內這麼卷,有幾個人明顯對這個問題做過準備,做了冠冕堂皇的解釋,什麼國內形勢更好,家裡需要照顧,甚至還說出報效國家的話,說得鍾瑖忍了好久才沒笑出來。只有一個說了實話,說是因為現在美國收緊了對中國人工作簽證的發放,自己申請不到美加的工作籤,所以才回來的。 

 鍾瑖研究生班上一小半的人出國了,大部分都留在了國外,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同學都在各種群裡拐彎抹角的打聽,國內有沒有他們合適的位置。也有當初關係好,直接找到鍾瑖打聽,鍾瑖很坦誠地告訴他們,回來不是不可以,但要做好薪資大幅下降,還有和年輕人捐的準備。 

 聽說也有人回來過,但不適應國內的職場環境,加上兩地分居,生活不便,做了沒多久又回去的。 

 有個朋友在群裡發牢騷,現在美國中國工作生活,壓力都大,都是雞肋,找不到合適的地方。有個說話尖刻的人回應,“有沒有可能不是美國和中國雞肋,而是我們雞肋,所以兩邊都不合適?” 

 群裡頓時安靜一片。 

 鍾瑖默默退出了群,他覺得,雞也好人也罷,脊椎只有一條,腿骨也只有兩根,大部分骨頭都是肋骨之類的不起眼的骨頭,多一根不多,少一根不少,世道好的時候,過得寬鬆些,現在要勒緊褲腰帶了,自然壓力大了。 

 幾個來面試的人,各方面條件都相差無幾,鍾瑖也挑不出哪個更好些,於是挑了幾個長得順眼,問答比較得體的留了下來。那個坦言自己是因為留不了美加才回來的,鍾瑖給否了,這種人,心思不在國內,留不住。 

 誠實是好品格,可誠實到自曝其短,讓別人覺得不舒服,就是傻了。 

 陪兒子出去逛街,他看到商場裡的vr遊戲,吵著要玩,我就陪他玩了會兒。 

 戴上vr眼鏡,坐在體感椅子上,玩了兩把類似過山車的遊戲,個人感覺,vr遊戲目前雖然不能完全虛擬現實,但也可以模仿個五六成,俯衝下墜的那幾下,還真讓我有點頭暈目眩。 

 估計過不了多久,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Cr(影像現實)就會大行其道。想逛街?帶上眼鏡,想去哪就去哪,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聚會?哪怕相距千里之外,甚至有人在飛機上,遊輪上,只要約好時間一起帶著眼鏡和攝像頭上線就好;甚至約炮都沒問題,vr眼鏡,加上飛機杯或按摩棒,無論你是想要西非壯漢還是南歐少女,環肥燕瘦,潘安宋玉,一戴上眼鏡,馬上送到眼前,陪著小心伺候你,《愛經》和《素女經》的各類姿勢,隨便你挑。 

 宅男很幸福,十之八九的需要,都可以通過各種r幫你實現,門都不要出了。 

 問題是,各類智能技術在造福人的同時,也不知不覺的在取代人的位置,自動機器人的出現,導致大量工人下崗;現在已經有智能會計,一臺機器可以完成幾十上百名有經驗的會計的工作量,而且全天候工作,絕不出錯;智能記者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寫成一篇財經報道,而且數據更翔實,觀點更客觀,分析更透徹;智能醫生的診斷正確率據說已經達到百分之七十,已經具備中級醫生的水平;智能交易員,可以超頻交易,既每秒交易若干次,普通人買賣一次的時間,人家已經交易了成千上萬次;某科幻電影的主題歌因為調門太高,人唱不出來,就找智能機器合成了,結果沒幾個人能聽得出;還有智能律師,智能程序員,智能工程師等等。今後各單位,只要有幾個厲害人物,帶著幾臺電腦,就可以完成以往需要成千上萬人的團隊才能做的事。 

 據說少則十幾年,多則二三十年,Ai(人工智能)的各項能力就可以全面超過人類,那個時刻就叫做奇點。電影裡,人工智能奴役人類的場景未必出現,可中等能力的人的飯碗被Ai取代卻是確定無疑的。 

 到那時,人類怎麼辦?據未來學家說,以後人類兩極分化會更嚴重,極其少數人類可以集中更多的資源,他們會更富有,更聰明(Ai植入),具備更多能力,更健康長壽,甚至可以長生不老,成為某種意義上的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