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鉤 作品

第64章 陰山關

 秦正把三人接回白虎關後,秦正就離開了,離開前,告誡三人“武者禁令”的事,不要輕易對大宗師以下的武者出手,尤其是告誡三人,不要為了一時之快,逞匹夫之勇,跑去跟宗派武者火拼,要以指揮為主。

 馬軍出任總指揮後,就住在太守府,一切人員兵馬調度,都由馬軍負責,這時候也顯示出馬軍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不,更確切的說是帥才,秦正比較,就連何奈,如果單論指揮才能,恐怕也遠遠不及馬軍。

 指揮權交到馬軍手上,秦正很放心,打算去陰山關看看。

 當日,秦正下令讓韓世忠、薛禮兩人帶十萬兵馬馳援陰山關後,馬軍就找到秦正,直言馳援陰山關的兵力遠遠不夠,這個秦正自然也明白,只是有些話秦正不太好問出口。

 其實白虎關到底有多少兵力的問題,秦正也不是很清楚,究其原因,就怪秦正整日東遊西蕩,天天當甩手掌櫃的緣故,問家底的事,秦正自然不好當眾問,只好私下問馬軍。

 當得知整個白虎郡內居然屯兵將近兩百萬時,秦正整個人都不好了,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馬軍:“你們招這麼多兵馬做什麼?難道還想造反?”

 馬軍笑道:“師父,皇帝又不是他江氏獨有,江家做得,師父為何做不得?”

 秦正瞪了一眼馬軍,道:“胡鬧!”

 馬軍也不反駁,嘿嘿直笑。

 陰山,同樣也是大乾北疆的一處雄關,因為地處陰山而得名,在陰山中部。陰山關隘,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建關時間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幾乎沒有被北方遊牧民族攻破的記錄,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深夜,陰山關,韓世忠、薛禮兩人靠在垣牆下面休息,來陰山關已經一天了,從早上打到晚上,除了進食,上茅房外,基本上都待在城牆上,直到深夜,北元大軍才吹起號角,堪堪收兵,二人才得到片刻休息。

 薛禮一把扯下頭盔, 恨恨的罵了一句:“孃的,從來就沒有打過這麼窩囊的仗,這袁世誠還真不是個東西,自己帶人跑了,讓咱們接管陰山關,就沒有這麼欺負人的,要不是看在大帥的面子上,我真想一戟砍下這廝的狗頭!”

 韓世忠笑道:“行了,姓袁的還不算太混蛋,除了帶走了所部兵馬外,軍械糧草,全部沒帶走,像今天這麼猛烈的攻擊,我們能支撐下來了,而且傷亡不大,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將士用命,當然沒錯,還有,軍械充裕,若沒有足夠的弩箭,火油,你覺得,就憑咱們十萬人馬,打到現在,至少死傷過半!”

 “就十萬兵馬,太少了,撐不了幾天!”薛禮嘆了口氣道。

 韓世忠大笑道:“大帥要是隻知道只有這麼點兒兵馬,恐怕會連夜派兵支援的,陰山關原本有多少兵力,肯定瞞不過大帥,那可是整整二十萬大軍,還有晉王支援的十萬大軍,整整三十萬人,加上咱們帶來的十萬兵馬,多少啦,四十萬大軍,北元呢,雖然號稱六十萬人馬,去掉五萬騎兵,只剩下五十五萬人,而我方有雄關可守,北元攻城,一次性投入攻城的兵力實際上並不多,又不是野戰,兵力優勢並不明顯。根本用不著緊張。”

 薛禮苦笑道:“可恨的就是袁世誠,這個狗東西,誰會想到他會趁機開溜呢?”

 韓世忠道:“別小看這老小子,他絕對是一員戰將,雖然離,或許還有深層次的東西,這是你我不知道的!”

 “不知道就對了!”一個聲音在二人耳邊響起,只見城牆下面一個人影正在緩步走來,薛禮一眼看出是秦正,趕忙拉著韓世忠下了城牆,來到秦正面前,拜禮過後,秦正道:“走,去你們的中軍大營!”

 薛禮有些猶豫,欲言又止,韓世忠道:“走吧,大帥算無遺策,難道還不知道北元大軍晚上會不會再次攻城!”

 秦正笑道:“還是老韓會說話,聽著舒服!”

 韓世忠的中軍大營,也就是陰山太守府,秦正坐定後,示意二人坐下,在場的其他人,甚至連秦正的親兵都主動退了出去。

 秦正道:“怎麼嫌兵馬太少?”兩人不敢吱聲,都低下頭。

 秦正又道:“好了,別緊張,十萬兵馬確實不足以守住陰山關,我也沒想到袁世誠這老小子,前腳還跟我求援,後腳就開溜!”

 韓世忠拱手道:“大帥,袁世誠溜了,晉王的兵馬也走了,尤其是晉王,我等保的他江家的天下,怎麼能說走就走呢,這些皇族難道不擔心銀山關丟了?”

 秦正冷笑道:“這群孫子瞅準了老子的脾氣,尤其是我本身就是秦州人,根本不擔心本帥會讓陰山關丟掉。為何會撤的緣故,我過去也說過,你們講講看!”

 韓世忠沒說話,薛禮道:“難不成晉王、袁世誠為了保存勢力,等我等與北元拼個兩敗俱傷,好從中渝利?”秦正點點頭,又看向韓世忠。

 韓世忠道:“不

會是這些藩王想要造反,又擔心大帥去鎮壓他們吧!”

 “老韓說的沒錯,薛禮講的也不差,藩王保存勢力,這點毋容置疑,至於袁世誠嘛,他很早就投效了晉王,這是大將軍何奈告訴我的,大將軍知曉此事,也就是說朝廷同樣知曉此事。”秦正說完頓了頓,看著兩人。

 薛禮接口道:“也就是說,這三十萬兵馬,都是晉王的人,晉王退了,就不擔心我等守不住嗎,這幫皇族,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都會精打細算!”

 “好了,接下來的事不用猜也知道,西北三州三大關隘,都將由咱們來守了。”秦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