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這樣,小子有一個生意,想跟老爺子談一談,聽聽?”

 朱英夾著雪茄,端著紅酒,滿臉笑意,好吃好喝招待著,應該不會不**他吧。

 “好,你說,咱聽著。”

 朱元璋自顧自的吃著還剩下的手撕雞,頭也不抬,浪費糧食可不行,這孩子根本就沒吃多少,都是他自個吃的,自然不能剩下。

 “雖然老爺子您是正五品武官,俸祿也還不錯,但也就保生活,想要大富大貴,除了戰績之外,恐怕就是發財了,以您的年紀,上戰場怕是機會很少了,不如發大財。”

 朱英開始勸說起來。

 後世都說明朝的工資很低,其實這是不完全對的,如果對標現代的換算工資來算,看起來確實不算高,但你不能用明朝來對標現代的換算和生產程度,而且從建文朝開始,文官們就在逐漸增加官員們的福利,比如減稅,特別是南方省份。

 還不包括,官員自己貪汙,圈地,走私的額外收入。

 但是,後面天下災禍,國庫空虛,俸祿就會折色,一來是國庫確實沒米,二來是中央那些高官自己先把米分了,在把下面人的米換成其他東西,在進入自己腰包,這也就導致,那些沒能力貪汙,或者是不想去貪腐的官員,就遭了大殃。

 當官的,也不全是一條心,要看黨派的,他們不止貪百姓的,朝廷的,還要剋扣下屬的,特別是大災之年。

 而這就是那些文官記載的,官員俸祿低下,生活都保證不了的原因之一,天災之年,大家生活都不好過,其二下面會說。

 好,單看洪武朝的待遇,由於通貨緊縮的原因,白銀銅幣流通稀少,物資生產沒有後面發達,所以都是發的俸米和大明寶鈔。

 當然,達官貴人手裡是有金銀的,還是從北元手裡搶來的,但是普羅大眾,天下百姓手裡沒有金銀,所有百姓以物易物,糧食成為硬通貨是民間的常態。

 以目前正五品的俸米,月俸是二百五十石,鈔一百五十貫,而一石米按目前的換算是,一百五三斤左右。

 實際上,洪武十三年,增加了一次俸祿,洪武二十五年才確定後面的俸祿永制,正五品,降為月十六石。

 這個時候的大明寶鈔,購買力還是不錯的,二十年之後才

變成廢紙。

 根據《醒貪簡要錄》記載,就按照整數算,一年兩千石米,需要五千二百石稻穀,而要生產這麼多稻穀,則需要一千七百四十六畝田。

 種田所需耕牛,按一頭牛可耕地五十畝計算,需要三十四頭牛,耕作百姓,一人種田十五畝計算,需要一百一十四人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