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千里 作品

第176章 艱難的阻擊戰

 胡長生一營陣地上,有三個加強步兵連在防守,不僅人數上有將近千人,就是武器也堪稱豪華。

 每連除了常規的輕重機槍配置外,還另外增配了一個加強突擊排,配有重機槍4挺,輕機槍6挺。

 在249團,因為武器彈藥並不缺乏,槍械配置完全是按照國軍滿配狀態來的,即每個連配置2挺重機槍,每個班配置1挺輕機槍。

 如此一來,胡長生的一營,每個連單單輕重機槍就已經超過20挺,集火射擊下,可想而知火力是如何強大。

 日軍的先遣步兵在遭遇機槍雨時,擲彈兵最先被針對,因為日軍的八九式擲彈筒非常輕便,重量才4.7公斤,根本不用費多大力就能拎著滿戰場跑。

 再加上其有效射程可以達到500米,是日軍作戰時的支援利器,所以在針對日軍戰術上,常寧要求先打擲彈兵,再滅機槍手,剩下手持三八大蓋的步槍兵,即便突破機槍彈幕也會被陣地內的己方步兵消滅。

 這就是常寧設置的防禦戰術,步兵炮、輕重機槍、步槍分梯次攻擊,一點點瓦解敵人的攻擊配置。

 但做到這些的前提是,日軍的炮兵無暇他顧,否則己方火力點很容易被集火。

 常寧可從沒打算像八路軍那般,將對方放進到150米以內再打,那不是因為八路軍手中槍械的射程不夠,而是彈藥不足。

 在日軍先遣步兵遭受重擊,防守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跟隨先遣步兵之後,充當支援角色的裝甲坦克立刻給予火力支援。

 隨著37毫米、57毫米坦克炮的轟擊,日軍攻擊部隊的劣勢逐漸挽回,一營陣地內有不少機槍點位被摧毀。

 常寧見此暗下決心,這次戰鬥結束,一定要加快反坦部隊的組建,日軍的裝甲部隊可以說在世界上並不怎麼強,但即便如此也能在戰場上發揮出扭轉戰局的能力。

 缺少反坦武器來扼制對方坦克,就只能被壓制,至於拼湊起來的反坦克組,在這種雙方激烈交鋒的情況下,暴露射擊點就等於半隻腳踏進鬼門關。

 不過常寧也沒有辦法,只能下令,必須要讓對面坦克感受到威脅,不然己方陣地火力點會被對方一一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