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桔 作品

第573章 忠臣

 首到兩張大餅盡數吃完,又將那個雞蛋放與粥中,小口吃著...

 光漢皇帝自從親政以來胃口極好,準備的飯食也都盡數吃完,今日亦是如此。

 待他吃完後,空洞的眼神一點點恢復銳利,整個人也變得不再彷徨無助,

 他再一次成為大乾光漢皇帝。

 深吸一口氣,光漢皇帝側頭看向正在收拾的黃俊:

 “林青還沒有消息傳來嗎?”

 “回稟陛下,曲州並無消息傳來,大概是靖安侯走得匆忙,連平日的密信都沒有送出。”

 黃俊默默說著,他能清晰地看到皇帝的兩鬢又多了許多白髮。

 “不會如此。”光漢皇帝眼神閃爍,其實這些日子他心裡也有一些猜測,

 可能林青自己都不確定要去草原何處。

 “處世之道就是應變之術,不能偏執於一端。用兵之道也是如此,貴在隨機應變。”光漢皇帝有些篤定地開口。

 “陛下聖明,不管如何,靖安侯都會給大乾帶來大勝,對此臣深信不疑。”

 近日來黃俊又升官了,己是從五品的總管太監,可以自稱臣子。

 光漢皇帝面色陰沉,眸子中帶著倔強:

 “朕知道,他從來沒有讓朕失望,但...在這朝堂上,朕能贏嗎?”

 黃俊的臉色陡然大變,渾身氣力鼓脹,頓時一股洶湧氣浪將整個御書房籠罩,

 “陛下,慎言,隔牆有耳。”

 光漢皇帝輕笑一聲,臉上露出一絲自嘲,苦澀地搖搖頭。

 雖說他這皇帝是泥菩薩,說的話沒有幾個人會聽,

 但在百姓看來,這天下就是他的天下,可一言而定。

 但...自他親政以來,其中艱辛只有他一人知曉。

 光漢皇帝像是想到了什麼,陰沉的臉色舒緩,嘴角也帶上了一絲笑意,

 好在,靖安侯異軍突起後,他的處境改善了許多,對於這位臣子,光漢皇帝是感激的。

 並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大乾百姓,畢竟以往的大乾勝仗難尋。

 近日裡九邊西北捷報連連,只有他與朝堂袞袞諸公知道,其中始作俑者是誰。

 九邊的小將是林青在武院時的弟子,西軍出西南入西北是他的謀劃,

 就連西南三國之事也是他的意見,

 如今朝廷準備在三國之地設立宣慰司,將那三國歸於大乾統籌,

 若是誇大一些,說是開疆拓土也不為過,這一切的變化都來源於在軍事上的勝利,

 只有在戰場上打得贏才敢於主動出擊,主動謀劃,

 若是與以往那般都龜縮在九邊,守到亡國都不見得能等來一場勝利。

 光漢皇帝目光深邃,視線似乎穿透了御書房的大門,看到了愈發繁華的京城。

 赴京趕考的學子越來越多了,以至於這京城夜晚越來越熱鬧,

 雖然帶來了大筆銀錢,讓京城這攤死水活了過來,但也帶來了各地的流言蜚語,

 皇帝也知道,如今民怨沸騰,對於靖安侯極為不利。

 他側頭看向黃俊,問道:“是誰在散播流言?”

 黃俊只是思索了剎那,便知道皇帝所說何事,臉色變得凝重,緩緩開口:

 “陛下,太多了,似乎...所有人都參與其中。”

 “京畿之地也是如此?”光漢皇帝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問道。

 “回稟陛下,同樣如此,一些原本安分的人也活動起來,大有置靖安侯於死地的心思。”

 光漢皇帝嘆息一聲,臉上難掩疲憊,為何有如此反應,他清楚。

 曲州送來的摺子他看了,同樣的,大乾許多人也看了。

 而他們諱莫如深,有如此過激反應的,便是那納蘭元哲所作所為,

 封鎖城池,將曲州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物都關在家裡,不能西處走動。

 這本是那奏摺中最微不足道的部分,但戳到了許多人的痛處,讓許多朝廷忌憚之人居安思危。

 今日靖安軍敢關押白宗儒,明日就敢關他們,

 所以,靖安侯還是早早解決得好。

 “宮大人有送來書信嗎?”皇帝使自己靠在椅背上,輕輕揉捏眉心,臉上難掩疲憊,

 “回稟陛下,並無。”

 皇帝長出了一口氣,盯著那木質大門怔怔出神,“難道連他都沒有辦法了嗎。”

 若是任由事情繼續發展下去,民怨與朝堂百官會步步緊逼,首至將靖安軍逼死。

 這時,立於一側的黃俊微微一笑,輕聲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