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蝸牛 作品

第349章老朱的判決,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官府的人聽柳嫣陳述了當年的隱情,再看著那顆血淋淋的頭,一時間覺得無比棘手。

 蔣鍾殺了馬宏,自然是該死,可現在蔣鍾又被柳嫣殺死,那柳嫣該如何判?

 畢竟柳嫣是為了丈夫報仇,可律法規定殺人償命,若人人都如柳嫣一般,豈不是亂套了?

 但話又說回來,蔣鍾所做之事實在是罪大惡極,竟為了一己私慾殺人奪妻。

 再者,還有蔣鍾和柳嫣的兒子年歲還小,若是沒了孃親,日子恐怕會過得艱難。

 柳嫣自首時,是赤手捧著蔣鍾那顆頭去的官府,一路上有許多人看見,引起了民間的劇烈討論。

 有人認為柳嫣該死,有人認為柳嫣無罪……

 吵嚷不休,辦案的官員無法,只得拿到朝會上由朱元璋審判了。

 朱雄英聽著朱元璋的詢問有些沉默,其實他心裡有了答案,但不知該如何去說。

 他嘆了口氣,“皇爺爺,孫兒不知該怎樣判定。”

 柳嫣殺夫一案,在後世時應當會有所減刑,或許是無期或許是二十年有期徒刑。

 但現在是大明,禮教森嚴,這一案又是妻殺夫,在某些衛道士眼裡,柳嫣才是罪大惡極的那個人,理應處死。

 朱雄英糾結的點在於,柳嫣罪不至死,可偏偏現在的明律並沒有坐牢的刑罰。

 以柳嫣的情況,只能存在三個結果,要麼被處死,要麼流放,要麼無罪釋放。

 朱元璋同樣糾結於這一點,甚至說,負責一案的人也糾結於此。

 因為這一案定下哪個結果,都會引起軒然大波。

 法理之外,還有人情。

 可在古代,法理人情之上,更有巍巍皇權。

 皇帝金口玉言,自然是容不得他人置喙。

 因此,此案最適合由朱元璋來決斷。

 朱元璋沉吟許久,最終判定柳嫣流放兩千裡,但此刑可在柳嫣之子成年後再施行。

 此令一出,眾人紛紛高呼,“皇上聖明!”

 朱雄英也沒想到朱元璋會如此判決,但不得不說,這個判決兼顧了法理和人情,更適合於柳嫣,也符合大明的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