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卞和獻玉

 車上,熊羆得意地道:“活過來又怎樣?還不是廢人一個?哈哈……熊通這小子在的時候常在君父面前這裡那裡指手劃腳的,看看沒了他,我們照樣可替君父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第二天早朝時,左使鬥緡出班奏道:“常言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墾荒造田、多打糧食,老百姓的罈罈罐罐滿了,國庫也自會殷實起來。國庫殷實了,國力就倍增。為鼓勵老百姓多開荒多造田多打糧食,國君當做墾荒造田的表率,篳路襤褸,開啟山林!”費無常道:“鬥左使言之有理。先君若敖曾經穿著破衣服、乘著拉柴草的車到野外墾荒。國君好久未出宮了,一來出去好散散心,二來也可掙個好名聲,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對於費無常的提議熊眴自然是言聽計從,當即准奏。

 第二天一早,熊眴便穿上一身破爛衣服,來到荊山的一座山上,讓人就地取材紮了一輛柴車,帶著眾臣子墾荒種地。就在這時,陣陣山風,送來一道粗獷的山歌聲。熊眴不由停下來,朝歌聲傳來的方向望去。

 不一會兒,曲回的山道上過來個後生,手中抱著一個布包,一邊走一邊唱著山歌: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

 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

 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蘀。

 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豣於公……”

 當後生

來到近前時,熊眴命人將後生喚過來,問道:“你剛才唱的是什麼歌,那麼好聽?”後生道:“在下唱的是地方俚歌,讓各位見笑了!”熊眴又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懷裡抱的是什麼,打算去哪裡?”後生見說,將布包放在地上,擦了把汗,回答說:“在下姓卞名和,家住荊山內山。在下在荊山找到一塊含玉的璞石,打算前往丹陽獻給楚君……”說著打開布包。熊眴定眼一看,見是一塊混圓的石頭,自己也吃不準,於是將眾臣叫了過來。眾人圍著石頭琢磨了半天,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費無常道:“哪是什麼含玉的璞石?分明是塊頑石而已。我說卞和呀卞和,你大老遠抱塊頑石來,還說是什麼‘含玉的璞石’,準備送給我們國君,你當我們國君是傻子呀?我看你不是來獻寶的,怕是來糊弄我們國君的吧?”熊羆也在一旁幫腔道:“對,是來糊弄國君的!君父,您說該怎麼處置他?”熊眴道:“你不是說要拿著這塊石頭要去楚都嗎?不怨誰,就怨這愛跑路的腳。來人,將他拖下去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