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你爸什麼時候認識譚縣長的?”

 紀柏舟迷茫的搖頭:“沒聽說過……”

 譚語堂大駕光臨,紀家人全部都來到了堂屋。

 紀鴻才親自給譚語堂上茶。

 譚語堂看著紀鴻才的眼中滿是複雜:

 “鴻才啊,你可讓我好找呀,要不是上回你被那祝家逼的沒辦法了,上縣裡尋我,我還不知道你就在小溪村呢,若是沒這事,你恐怕這輩子都不會去找我了吧!”

 “譚縣長,說的什麼話,只是這麼多年平平淡淡的,沒要緊的事,不想去打擾你。”

 “你還是叫我福來吧,你叫我福來,我更適應。”

 譚語堂打量著這所農家小院和眼前的中年漢子,土屋木牆,補丁短褂,很難把這一切和解放前的海城第一的寶豐銀樓聯繫上。

 可眼前的紀鴻才正是寶豐銀樓大東家的小孫子。

 那時,他還不叫譚語堂,他叫福來,紀福來。

 他爹譚柱子是大東家買回家伺候車馬的馬伕,而他,生下來就是紀家的僕人,他運氣好,派到紀鴻才跟前做書童。

 只可惜,還未等到紀鴻才進學,寶豐銀樓就關門了。

 那天,大東家遣散僕從,捐了家產……

 之後的事,譚語堂便不清楚了。

 他後來跟著他爹譚柱子回到了老家,因為他們是奴僕出生,是受剝削的階級,受到了各方面的優待。

 加上譚語堂因之前是備著給紀鴻才讀書用的書童,紀家便為譚語堂先兩年開蒙,他實則也比紀鴻才大上四歲。

 譚語堂能讀會寫,是地少有的讀書人,便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地位……

 而紀鴻才自又是另一番際遇了。

 聽到譚語堂主動提這個稱呼,紀鴻才嚇得面無血色。

 他呼吸一窒,叫道:“譚……你別開玩笑,過去的事不要再提,已經是新時代了。”

 譚語堂嘆氣,目光落在了堂几上的一盒月餅。

 他愣了愣,怎麼感覺那麼眼熟呢?

 這滿心牌月餅,是粵省的名餅,雲省根本買不著。

 家裡那盒是他特意託人寄過來的,等中秋節那天準備拿出來吃,卻怎麼也找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