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178章 關瘋子,再次上線

 來自現代的關寧並非是一個純粹的利己主義者,他深受前世文化影響。

 比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比如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

 這些無不是一種大義的體現。

 他心中有大義!

 在記憶中,蠻荒的危害極大,他們是野蠻遊牧民族,他們只知殺燒搶掠,若其過了邊境,這才是災難。

 又不知會有多少無辜的百姓受難,又有多少家庭支離破碎……

 這是關寧不想看到的。

 鎮北軍第一條訓令就是,寧死阻敵!

 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這樣做的,現在鎮北軍被調離,但邊境不能不管……

 帶著這樣的念想,關寧拋棄任何雜念,開始制定方案。

 大康王朝地方正式駐軍按照規模分為六個等級,分別為一萬級,三萬級,五萬級,十萬級,三十萬級,五十萬級。

 這個級別所代表的是兵力規模數量,依據是地方實際戰情。

 如鎮北軍,就是三十萬。

 而新成立的安北軍將要代替鎮北軍守衛北方。

 關寧直接在紙上寫下了幾個字……最高等五十萬級。

 軍隊的戰力並不能一概而論,兵力數量等同,並不代表戰力相等。

 鎮北軍是大康王朝最強大的軍隊,這是公認的。

 因而為了更保險,安北軍必須要達到最高等級,並且關寧又在後面做了補充,另加十萬新軍預備役。

 北方要長時間面臨戰爭,新兵當然不行,只能是老兵,需要跟其他地方調配。

 把其他地方不臨戰的軍隊調至北方,再召新兵補充。

 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十萬預備役,這是為了防止有突發情況,可以頂上去。

 確定了兵力數量,這是第一步,之後就需要調配地方各只軍隊。

 因是與蠻荒對敵,這就需要軍隊有很高的素質,步兵為輔,騎兵為主。

 大康作為中原國家,戰馬嚴重缺乏。

 鎮北軍之所以強悍,就是因為三十萬大軍,有近一半的鐵騎。

 養戰馬,訓騎兵,勢在必行。

 關寧在方案中詳細說明利害,並不自覺將他所知前世經驗寫入。

 這不止是一份方案,更是一篇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