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374章 轉性的鎮北軍

 這不是個例,而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兩族的仇恨從還是幼年時就已經紮根於心底,並且一直銘記。

 你打我,我報復你。

 以血換血,換來的更多是仇恨。

 一代接著一代的打下去,種族間的仇恨只會越來越濃,永遠都無法化解!

 想要把蠻族徹底消滅,根本不可能,那又該怎麼解決?

 這是關寧思考的問題。

 最好的方式就是征服這個種族,把蠻荒納入大康版圖,把統治力傳遞到北方遊牧區,並且長久穩定的存在下去。

 但限於古代交通和通信手段,在古代一個帝國輻射區域不會太大,一方面要做農耕民族的皇帝,一方面要做遊牧民族的可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也不妥當,還要隨時提防他們造反作亂。

 縱觀歷史,能完全統治這兩種區域的朝代,一般都是出自既有農耕方式,又有遊牧方式的地方政權,這樣才能統合整個區域的資源,來相對的和平共處。

 其實主要還是兩者生產方式之間的矛盾。

 他肯定是沒有時間了,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如果有一個親近大康的人做大汗,或許在兩方的推動下,通過加強溝通,恢復商貿的手段,能夠逐漸走向和平……

 暫時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用殺戮來解決,雖然粗暴但很有效……

 “有人願意投降嗎?”

 關寧又問著身邊的思諾。

 這次攻進蠻荒,也是擴充關寧鐵騎的絕佳機會。

 很多人覺得以蠻制蠻很不可思議,憑什麼蠻族要幫你這個外族人打本族人?

 關寧已經開了一個頭,證明這件事是可行的。

 這靈感還來源於我國古代。

 明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霍亂北方威脅巨大,就有駐邊藩王重金養外族為其作戰。

 包括他創建的關寧鐵騎,在歷史上就真實存在。

 無非不過四個字。

 恩威並施。

 而且蠻族人內部並不和睦,相互爭伐是常有的事情,種族概念並不重,這也是先決條件之一。

 關寧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思諾。

 他出自阿史那家族,身份高貴溝通起來也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