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490章 試探與默契

 再至上京,關寧心境已完全不同。

 兩年前,他離開京城前去隴州接掌鎮北軍,之後又與蠻族作戰,後更是深入蠻荒,得勝而歸後,與北方起兵,直到現在。

 外戰要拖,內戰要快。

 這是偉人的經驗,關寧牢牢記著。

 他深謀遠慮,謀劃全局,才能有如此進展!

 大康國都上京城,就在眼前。

 對於上京關寧很熟悉。

 上京城外有東南西北四縣,其實際作用為拱衛京師。

 不過目前看來,並沒有起到作用。

 接連的戰爭打下來,拱衛京師的軍隊也消耗很大,為數不多的也被調入城內。

 周邊清冷,空無一人。

 曾經的繁華似乎只在記憶中。

 還有最後一道難關,只要攻下就是勝利。

 關寧麾下有二十萬大軍,原本跟梁軍作戰之前,他還有二十七萬大軍,可在戰爭中有戰損消耗,又有留守兵力,因而隨他到這的只有二十萬。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蕭啟說的沒錯,上京城確實是大康第一堅城,畢竟是國都,是其他城池不能相比的。

 城內供給充足,完全夠自身消耗。

 關寧打造的攻城器械,可攻打普通城池,但攻打上京城並不容易,因為城牆的高度和厚度就不是一個量級。

 除非能用火炮來轟,這是最直接了當的辦法,也最有效率。

 可關寧並沒有。

 只能用兵力去填補消耗,強攻下來。

 這是笨辦法,也是最差的辦法!

 但關寧並不慌。

 上京城內一片混亂,朝堂爭執不休,也不是鐵板一塊。

 還有天一樓,廢帝餘孽在暗中瓦解分裂,機會相當的多。

 圍而不打,這就是關寧的策略!

 他要不斷的給其壓力,讓其內部自亂陣腳,然後他就有可趁之機!

 還有堅守上京的人,也讓關寧覺得很奇怪。

 本已辭官的薛懷仁重新復出,甚至權利更甚,擔當如此重任。

 他想做什麼?

 危難救國?

 其實對於薛懷仁這個人,關寧一直都有些看不透。

 你說他是純粹的政治家,奉行利益至上,其實也不是。

 他還有底線!

 至少他沒有跟那些腐朽的貴族們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