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551章 為皇者,應有吞天納地之心胸

 封國公的共有六人,除公良禹,薛懷仁兩個文臣之外,武將有四人。

 分別是龐青雲,郝倉,費申,周擎。

 前三人皆為原鎮北軍大將,周擎則是原安北軍副將,他也是最早投靠關寧的人,並且一直跟隨。

 其中龐青雲的授銜最高,為從一品驃騎大將軍。

 關寧本人是天策上將,而他又是皇帝,自然不能一直統管天策府,平素就由龐青雲坐鎮。

 這樣的軍制設立後,關寧就是全國兵馬大元帥,軍權不會旁落,一直在他的掌控中。

 關寧知道,只要軍隊在手,就能鎮壓一切,就不會出亂子,這才是根本。

 除龐青雲外,後者授銜都低一等為二品輔國大將軍,他們同時也兼任天策府軍機大臣一職。

 這也是關寧新設的要職。

 軍機大臣職能為執掌軍事機要,臨戰時,由軍機大臣們商議決定戰略軍隊調動等事宜。

 其實這樣是在天策府形成了一個類似內閣的機構。

 軍政分開。

 兵部指揮調度的權利被剝離到了天策府,不過兵部尚書兼軍機大臣,也能參與到決議中,也能使得兵部及時配合。

 這樣改的好處是,當面臨戰事時,能夠迅速完成響應,由天策府統一調度,大大提高效率。

 而且能夠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做決策的軍機大臣,都是有豐富作戰經驗,指揮過大規模戰爭的將領,這樣顯然更合適一些……

 在幾位軍機大臣中,有一人較為特殊,他就是越國公楊素,並未對其封爵,但同樣授二品輔國大將軍銜。

 關寧封授不止是單純依據軍功,還考慮到派系的問題。

 在新朝軍隊中,大概分為四派。

 其一自然是他的嫡系,像鎮北軍,關家軍,關寧鐵騎等。

 關家軍已經轉入皇宮,成為御林軍,禁衛軍。

 關寧鐵騎因其人員構成特殊,所以單獨成軍,雖在天策府之下,但調動需得到關寧允許。

 其二就是以周擎為首,在關寧起兵之初,就先行投誠的軍隊,主要以原安北軍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