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570章 誰敢忤逆,就是找死

 關寧料想等他提出徵收商稅時,這些人就會急不可耐的跳出來。

 他也是要借這個機會對其進行整治!

 大康律法規定,官員不得經商,但並不妨礙官商勾結,這也是最基本的貪腐手段。

 到隆景帝末期,幾乎擺在了明處。

 據他調查所知,上京城內只要能數出來名號的商鋪店鋪的背後,幾乎都有官員們的影子在。

 他們在其中佔著乾股,拿著分成得利巨大。

 為什麼反對徵收商稅?

 原本能進自己口袋的錢少了,或者沒了。

 又怎麼會願意?

 更有甚者是直接跟南方商幫勾結,作為其政治支撐。

 他們已經看出關寧的打算,先在上京徵收商稅,下一步就要擴展全國。

 所以都坐不住了。

 若他們自身廉潔奉公也就罷了,偏偏自己屁股都是歪的。

 關寧不會給他們機會,就是要用雷霆手段把他們壓下。

 還想要反對。

 真是分不清大小王。

 嚴厲處決呂英,就是給他們威懾!

 還有什麼比抄家還來錢更快的手段?

 勳戚們查完了,刀也該落在這些官員們的身上了。

 吏治清明,是政治清明之本。

 他要藉機將這種不良風氣徹底改變!

 到了此刻,眾人都是戰戰兢兢,根本不敢言語。

 尤其是剛才被點到的人,更是如臨深淵,跪伏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朕都下旨永不加賦了,你們還說朕與民爭利。”

 關寧開口道:“你們究竟是為了民還是為自己,心中自有桿秤。”

 “你們說朕徵收商稅是抑商之舉,難道這些錢沒進了國庫,都進了私人口袋才好嗎?如果是這樣,朕就是抑商了!”

 眾人為之心顫。

 在朝議上直接說出這樣的話,可以算是明確的政治導向,以後經商怕是難了……

 關寧敢這樣說,自然是心裡有數。

 曾他也看過不少小說,那些穿越古代,直接發展商業的其實都是毫無道理,甚至是自毀長城之舉。

 重農抑商,並不是貶義詞,而是符合時代需求的正確之舉。

 商業的繁榮確實能促使社會經濟發展,但這有個前提是,你得符合這個條件。

 在現行情勢下,農業依舊是國家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