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640章 親臨

 關寧明知,卻有意放任,甚至連對淮安城的管理都放鬆了。

 使得這場詩會順利舉行。

 江淮一帶多風流才子佳人,風氣導致這裡詩詞盛行。

 文人們經常會聚在一起,舉行各種詩會詞會,創造名篇,鑑賞詩詞。

 這種聚會到處都有,但在江淮一帶頗為盛行。

 一些有聲望的人召集,會設定各種主題。

 梅蘭竹菊,花鳥魚蟲,春夏秋冬等不一而足。

 這其中有一個主題比較特殊。

 那就是蓮!

 蓮就是蓮花,寓意品質高潔清廉,是詩人文人們的最愛。

 但卻很少以此為主題。

 因為蓮在江淮一帶,甚至整個南方六州都有一個人盡皆知的特殊之處。

 尤其是文人們,對此很是謹慎。

 這其中的緣由事關清流黨。

 清流黨在南方影響廣泛,長時間以來,幾乎有些聲望的文人官員都屬於清流黨。

 最初是由一個叫做顧成憲的人創立。

 他本為吏部郎中,其人直言敢諫嫉惡如仇,自帶噴子屬性,看誰不爽就是一頓噴。

 因此而得罪了不少人。

 其實就是沒事找事,可在一些人的眼中,他就成了直言敢諫,文人風骨。

 性格太直,又不懂迂迴。

 終於有一天他達成新的成就,噴了皇帝。

 皇帝當然沒有慣著他,直接將之革職,讓其回家。

 回家他也沒有閒著,又繼續噴,並開始抒發自己的政見。

 這種行為得罪了不少人,但也受到了一部分人的崇敬。

 他們認可這種政見,便時常聚在一起。

 而當時顧成憲發表政見召集人時,就是以舉辦詩會的名義。

 後因其影響逐漸擴大,這也成了他的專屬,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慣例。

 蓮不再是一個文人口中言志之物。

 每當以蓮為題舉行詩會詞會時,都意味著是要抨擊時政了!

 這是清流黨們形成的暗規,也是他們無往不利的法寶!

 利用這種機會宣揚政見,以達到影響時局的目的。

 當前陛下親至推行官紳一體納糧,之前南方又因徵收商稅等事情起了一片混亂。

 這些可都是南方仕子及清流黨們抵制的。

 不止是要抵制官紳一體納糧,同時還要再度宣揚政見,比如之前徵收商稅,就跟他們的政見完全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