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697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在江科令說出此言後,不少人都心有意動。

 大康根本就打不過樑國,這是他們都確信的事情。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傻子做法,而且還有可能把大康帶入深淵。

 因為現在僅有梁國進攻,若見之有利可圖,可能魏國都要參戰,到那時大康是絕對扛不住兩國同時進攻的。

 屆時都有國滅的風險。

 一想到此處眾人就心生懼意。

 國家都滅亡了,換誰來統治還有意義嗎?

 打又打不過,因而只能求和!

 “陛下,求和吧!”

 又有一朝臣附和道:“新朝建立時間太過短暫,我們還需要發展,小不忍則亂大謀!”

 新朝新氣象,在這位陛下的帶領下,他們相信大康能夠繁榮富強,但這需要時間。

 新朝建立的時間太短暫了,還差幾天就剛好一年。

 去年正是歲日之時,關寧大軍入城,也是這一天,隆景帝蕭成道駕崩。

 雖然那時關寧還未正式舉行登基大典,但人們卻將這一天記為新朝之始。

 而今,只差五天便又到歲日,新的一年將要開始了。

 回顧這一年發生的事情太多,也太不容易。

 大康終於安穩下來。

 終於將要迎來發展時機,卻有戰爭降臨,朝臣們也極其排斥抗拒。

 “陛下,求和吧,大康已經不起戰爭的摧殘!”

 “只要我們跟大梁相談,一定能夠達成協議,大梁退兵,百姓才會安寧,朝局才會穩固。”

 “只是暫時的求和,為我們尋得發展之機。”

 在江令科之後,立即有不少朝臣附議。

 求和罷戰之念,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頭。

 某些時候不是他們貪生怕死,而是雙方真有很大的差距,再打上幾年戰爭,把大康真的拖垮了,別想再有崛起的機會……

 所以暫時的退讓,甚至是示弱都是能夠接受的,要從大局出發……

 眾臣諫言。

 關寧淡問道:“跟梁國求和,他們必然會趁機提出苛刻條件,同樣會要求割讓懷源二州,你們說答應還是不答應?”

 眾人沉默,隨即禮部右侍郎郝華正開口道:“割讓也只是暫時的,只要能為我們換來和平發展的機會,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