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章

 蕭壁城繼續道:“為勉勵大周百姓勤學,朕決意免除大周境內所有周人子民三年的農田賦稅,並降低商稅。”

 送孩子讀書意味著家庭勞動力減少,收入降低,所以蕭壁城做了各方面的考量,慎重決定實施三年免稅。

 不是那種逢年過節時,帝王象徵性地免稅一個月,還附帶多種要求限制。

 而是真真正正,沒有任何限制地給農民免稅。

 當然,稅收是國庫的重要來源,國庫連續三年沒有稅收也是遭不住的。

 所以蕭壁城仔細研究了現代華國的相關歷史,然後決定實施隔州輪番免稅的制度。

 比如大週一共有九個州,每年對其中三個進行免稅,依次在九年內完成對每個州三年免稅的福利政策。

 此外,完全免除的是農田稅,商稅只做了降低,並且非大周人士是不享受此項福利的,那些外來的異邦商人該交稅還是要交稅。

 這樣一來既能減輕大周百姓的負擔,也能保證國庫的穩定。

 除此之外,新政還鼓勵百姓去開荒。

 但凡是新耕種的土地,六年內都不會徵稅,並且由國庫撥銀子給地方朝廷,向百姓提供免費的耕牛和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