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條件

 “捷報…,西境捷報”

 大殿上,武宣帝被這群文臣武將都吵得腦仁疼,這打仗那點不需要銀子,自己可是私庫都開了。

 “聖上,我涼州已撥付一千石,賦稅之外,府庫並不豐盈,您看…”

 “聖上,為母后皇太后修建陵寢之事…”

 “聖上,太子太傅的人選臣已擬好,請聖上從中選擢…”

 ……

 亂糟糟的比市井商販都不如,各大臣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報…捷報…,西境…捷報”

 武宣帝蹭的就從御座上站起來,內侍趕緊讓傳令官上前來。

 漆封的信箋上是肅親王的印鑑,沒看皇帝都笑歪了嘴嗎?

 “即是捷報,當殿誦讀…”

 這不比那些“愛卿們”的吵鬧聲悅耳嗎?

 “臣肅親王朔鳳綽啟,臣領西境大軍,同前鋒營將軍闞御文,斥候營主將霍從敏,涼州衛主將…,於重光十四年元月廿十日,將韃靼部族三萬餘眾困於西凌城,僵持十日,韃靼太子闊麼若攜大王女莫南,韃靼人眾共五萬,出城獻降…”

 “韃靼太子闊麼若言,願向大禹稱臣,百年之內,永不犯邊”

 “現兩軍分駐於西凌城外,請聖上示下…”

 看御座之上的皇帝一臉凝重,不復剛才的興奮,底下的大臣就開始上奏。

 “大禹之福,聖上之福,聖上威名威達四海…”

 有拍馬屁的就有潑冷水的

 “聖上,韃靼之眾狼子野心,我西凌城原有兩千餘丁戶,人口十萬之眾,現在存者十不足一…”

 “臣附議,韃靼太子闊麼若此番低頭定然不是真正臣服於陛下威儀,所圖者甚大”

 武宣帝何嘗不是先喜後驚,先皇在位時自己與濯意還有故去的劉臨山,就他們幾個,將前沙律王斬於西境。

 現在的韃靼太子曾立誓定要報殺父之仇,現在只怕也就是被強按低頭。

 “兵部認為如何?”

 兵部侍郎王賢隼上前,此前他可是力主死戰,這番站出來奏稟的動作,讓武宣帝眉頭一皺。

 “臣認為可…先答應和談”

 王賢隼這話一出,朝堂之上立刻寂靜下來。

 王氏一家曾有“五虎子”,“六鷹孫”,與韃靼這百年之間已盡殉國,唯留王侍郎這年歲七十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