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煜 作品

第56章 娼妓的第十三章

 富麗堂皇的時之沙大廳內,除了時間旅人們在此聚集外,過去與未來的幽靈也圍繞於大廳上方,觀看這場愚人們的辯論。

 “也許是人類在挑戰原罪,亞當夏娃吃完果實後的羞恥心!”,時間旅人聚集的人堆中發出聲音。

 “幼稚!用神學解釋等於沒有解釋,宗教是人的異化形式,宗教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是人創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造了人。”,時之沙的大廳內,一位完整代時間旅人說道。

 ……

 這觀點源於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和恩格斯怎麼認為的?

 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採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

 宗教根源於早期生產方式中誕生,根源於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不合理。

 農耕時期,於春季勤勞播種,若今年遇到長期的天氣惡劣、不風調雨順、大旱、蟲災或其他自然因素,則一年的勞動投入無法得到收成回報,這種人與自然的關係,從人的角度來看並不合理。

 所以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對人成為盲目起作用的、異己的力量。

 最初的神是如何誕生的?

 自然的力量對於最初的人是某種異己的,也就是志趣、見解、立場、政見與己不同,以至敵對的力量。

 這種力量神秘難以捉摸、難以理解、難以預測,且超越一切物質,是一種規律、規則、法則、一種物理世界的現象和一般的生命。

 這種自然力被人格化,於是“最初的神產生了”。

 其次是認識根源,主要指宗教源於人們對外部自然界虛幻的認識。

 再次是社會根源,主要指除了自然力量之外,社會力量也逐漸發揮了作用。

 例如在階級社會,被剝削階級在跟剝削者鬥爭時的軟弱無力,必然會產生對優美的來世生活的信仰。正如野蠻人在跟大自然鬥爭時的軟弱無力會產生對上帝、魔鬼、奇蹟等的信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