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不平凡的一生

  魚魚除了點頭就是點頭,一副受教決不再犯的模樣。

  那兩個小夥子看到這小姑娘如此上道,心裡的火這下是徹底滅了。

  這個時候,人群中不知道是誰問了一句:“可是,你們為什麼要往別人的卡上轉兩千萬呢?”

  “難道,卡主是你們的孩子?”

  老太太搖搖頭道:“我和我老伴兒這一輩子無子無女。”

  眾人驚訝。

  他們再次看走了眼。

  完全看不出來,這對老夫妻還挺時髦啊,居然還是丁克一族。

  像他們那個年代能夠頂住外界的壓力不生孩子,可以說是相當罕見的。

  不過老太太接下來的話卻是讓大家瞭然了:“我跟我老伴不要孩子是因為我早些年傷到了身體,無法生育,不然我們兩個其實還是挺想養一個自己的孩子的。”

  原來如此。

  那麼問題又回到了原點。

  這筆這款不是打給自己孩子的,那又是打給誰的呢?

  老太太道:“這兩千萬,是我和我老伴兒多年積攢下來的,我們全都打回了老家,希望老家的孩子們,可以用這筆錢努力上學,改變自己的命運。”

  說是打給老家,其實就是做慈善。

  也就是說,這對老夫妻將自己所有的積蓄捐了出去!!!

  這下眾人差點沒驚掉下巴。

  將自己一生所有用來做慈善,試問這時間能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魚魚不是很懂。

  俞二白就給她舉了一個非常淺顯的例子:“你只有10個雞腿,但你一個沒有吃,這是因為有比你更需要雞腿的人,你把雞腿通通送給了他們。”

  聽到這個比喻,魚魚一下子就聽明白了。

  她用震撼的眼神看著面前的老爺爺和老奶奶。

  為了幫助別人,自己一個雞腿都不捨得吃,這這這未免也太偉大了叭!!!

  然而魚魚沒有想到的是,更偉大的孩子在後面。

  當有人問到老奶奶會不會後悔之類的,老奶奶爽朗的笑了笑:“那有啥子後悔的,我楊莫青存錢啊,就是為了報恩。”

  楊莫青說到報恩,思緒飄到了遠處。

  魚魚還有魚魚的小夥伴們,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搬著小凳子坐到了前排,眼睛亮晶晶的聽故事。

  楊莫青:“我的故事,還要從七十年前說起。”

  70年前,楊莫青出生在一個小村莊裡。

  她的父親早年因病去世,從小和母親弟弟相依為命。

  那個年代不比現在人人都能吃飽穿暖,百姓們日子過得苦啊,食不果腹,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母親靠著唱戲討生活,小時候楊莫青不愛女裝愛紅妝,對那些才子佳人的悽美故事完全不感興趣,就喜歡聽花木蘭和楊門女將。

  誰說女子不如男,女子也可以建功立業,揚那志氣與英名。

  楊莫青十三歲生日一過,就去參了軍。

  當時戰火紛飛,到處都在打仗。

  因為醫療匱乏,很多軍人流血而死,最需要的便是醫療兵。

  楊莫青就去當了一名衛生員。

  在炮火連飛的戰場上,她不顧個人安危,救活了一個又一個軍人。

  太多了,她數不清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她認識了他的老伴,兩人都是軍人醫生,有著共同的理想和志向,在一起也是順理成章。

  直到多年以後的今天,依然情比金堅。

  楊莫青說:“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我這輩子都會是一名醫生,未來過著安安穩穩的生活,然後跟丈夫生幾個大胖小子,子孫滿堂。”

  魚魚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她:“老奶奶,您口中的意外是什麼呀?”

  “意外就是仗打到最後,國家不缺醫療兵了,但很缺炮兵,我就決定棄醫從武,轉行當炮兵了。”

  “炮兵???”

  眾人吃驚不已。

  炮兵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

  炮兵有一個響噹噹的名號,叫戰爭之神。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兵種,主要負責地面火力突擊任務,而且作為地面陸軍最主要的力量,它具有十分強大的火力。

  同樣的,這對軍人的身體素質要求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