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香菜 作品

第四百章、愛丁堡,忽爾深秋

  裴白菜的這個問題很致命,王太卡的性格只要是熟悉的人都知道,那就是一個粗糙的利己主義者,不夠精緻,但絕對夠利己。

  所以在面對“拯救就意味著失去”這個選擇的時候,按照王太卡那種“爛也得爛在我自己家菜地裡”的自私想法來說,王太卡選擇的應該是漠視,只要能留下裴白菜就行。

  可王太卡此時此刻選擇的方法,卻是另一個方向。裴白菜想知道為什麼,真的很想知道。

  王太卡可是那種“如果一定有人要受到傷害,那受傷的人一定不能是我”的人。

  所以這樣“善良”的選擇,真的很不王太卡!

  裴白菜閉著眼睛,等著王太卡的回答。

  兩個人一前一後,就這麼站在愛丁堡卡爾頓山的草地上。日落時分,整個愛丁堡都籠罩在動人心絃的日落霞光中。

  但預想中的猶豫並沒有出現,那個人的聲音低沉,彷彿又帶著幾分笑意。像是朗誦一首朦朧詩,又像是在講一段故事。

  他娓娓道來:

  “落葉完成了最後的顫抖,”

  “荻花在湖沼的藍睛裡消失,”

  “七月的砧聲遠了。”

  “雁子們也不在遼夐的秋空,”

  “寫他們美麗的十四行了。”

  “殘踏的落花留在南方小小的山徑,”

  “破碎的琴韻留在北方幽幽的牆垣。”

  裴白菜有些急,她覺得王太卡在敷衍自己。現在的她不想聽這些,只想知道一件事:為什麼你沒有選擇默不作聲的留下我呢?

  但這個答案,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在下一刻揭曉。

  “秋天什麼也沒有留下,只留下了一個你。”

  “只留下了一個你,”

  “一切便都留下了。”(注1)

  王太卡表達的很隱晦,因為這種事直接說出口還是挺尷尬的,所以就唸了這麼一首詩。

  雖然前面文縐縐的,但最後這一段裴白菜是聽懂了,並且也明白了王太卡的意思。

  其實王太卡的回答很簡單,他是很自私沒錯,但......沒有但是,沒有反轉,他就是自私的。

  可恰恰是因為自私,所以他絕對不會在“拯救”和“留下”之中做選擇,這是裴白菜以為的選擇,但王太卡卻不會受這些問題的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