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狼預言家 作品

第541章 金本位與日本經濟的難題

 在該制度下,黃金可以自由輸出或輸入國境,並在輸出入過程形成鑄幣——物價流動機制,對匯率起到自動調節作用。這種制度下的匯率,因鑄幣平價的作用和受黃金輸送點的限制,波動幅度不大。 

 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黃金能用來購買戰爭物資,而英、法、美、德、俄五國佔有世界黃金存量的2/3,絕大部分黃金為少數強國所佔有,這就削弱了其他國家貨幣制度的基礎。 

 各國為了限制金子參與到戰爭物資的買賣中,紛紛發行不兌現的紙幣,並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金本位制隨之告終。 

 戰爭後,因日本國內始終使用紙幣信貸體系,導致通貨膨脹情況極其嚴重,無能的政府與大藏省官員沒辦法遏制紙幣膨脹的現象,只能眼睜睜看著經濟體系和貨幣體系崩塌。 

 而唯一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便是恢復金本位制度。 

 這層邏輯其實挺好理解。 

 使用紙幣信貸體系時(現在基本都是這個制度),政府可以隨意印發鈔票來控制國內貨幣流通和物價情況,我想多印就多印,少印就少印,反正印出來的錢,只要政府承認其法律效益,它就是有價值的貨幣! 

 這自然會導致超發或者少發等情況,從而發生通脹和通縮等難受的經濟現象。 

 而當國家採用金本位或者銀本位(此時的民國採用的貨幣制度)時,你手上的紙幣就類似一個提貨單,拿著它可以從銀行或者國庫兌換出相應價值的黃金與白銀—— 

 它是具備真正經濟價值的東西,而非一張被政府賦予意義的白紙。 

 這樣一來,政府便無法輕易操縱貨幣流通和國內經濟了,畢竟你要拿著紙幣兌換黃金或者白銀,總得給你。 

 因此,只要恢復了金本位制度,日本國內的經濟蕭條情況自然而然能得以緩和,只是制定者會踐踏大部分上層人士的利益,將遭遇強烈的反對和威脅。 

 濱口雄幸上臺了,真的這麼做了。 

 而實行金本位制度後,用不了多久,民眾就會發現你手裡的貨幣值錢了,和金子掛鉤了,你捨不得用了,要等它繼續升值—— 

 錢值錢了,不用錢,不消費了,市場上的商品滯銷了,價格就要下來,然後以此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