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妻二十八 作品

第118章 借坡下驢

  “一年收入四、五萬,還能維護。”有同學說道。

  “維護應該沒有問題,不過,孩子上學的費用也不小。他不想讓孩子將來如他這樣,所以,拼盡全家之力,也要送個好學校。學校到是我幫他找的,免去了十萬元的擇校費,但正常上學的費用也不低,畢竟是名校。”孔玲說道。

  “對董遷來說,這也許是他最後的倔強了。”錢東說道。

  “應該是最後的希望。”吳軍跟了一句。

  “情況就是這樣,如果有想過去看看的,就跟我們幾個一起走。有事的也不要勉強。”李哲說道。

  “雖然我下午有事兒,不過,看同學最要緊了,畢竟在一起學習了好幾年呢,我表個態度,算我一份兒。”朱發德搶先說道。

  “老朱,行啊,覺悟上來了。”聽他這麼一表態,有同學說道。

  “就他?還不是因為混得比董遷好,過去可以露臉。”與朱發德關係不是很好的一名同學小聲說道。

  有幾個有事的沒有跟著去,二十來個人,五輛車,奔著鐵西區的造紙廠而去。

  廠區位於城鄉交界處,面積很大,當年堪稱江南的利稅大戶。因為高汙染的原因,最後不得不關停破產,近三千多名員工以買斷的形式自謀職業。

  這是不是江南特色不知道,不過,買斷比白菜價還白菜價,按工齡計算,一年補償一個月的工資。

  聽起來還不錯,因為在崗的時候,董遷一個月能開四千左右,不過,基本工資只有兩千多一點,剩下的都是各種補貼,這樣一計算,補償金一年不到兩千。如董遷這樣的,工齡還不到十年……一萬來塊錢……和不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從市區出發,差不多用了一個小時,才來到造紙廠。

  “沒想到,當年那麼紅火的廠子,現在這麼荒涼。”車子一到造紙廠的正門,看到破舊的那個大廠門,“造紙廠”的“紙”字不知道掉到哪兒去了,有同學感慨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