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3章 安裝完畢

  錢偉晨笑道:“老闆你真會開玩笑,這是你花了八千萬鎂元買的,你不認識了?”

  李睿道:“放在集裝箱裡的時候,我沒想到它會這麼大!”

  確實太大了!

  光刻機組裝起來之後,有一臺中型巴士那麼大,各種精密的部件以一種具有極端美感的工業美學架構組合在一起,令人有種不明覺厲的崇敬。

  錢偉晨道:“這臺機器好像有十萬個部件,聽盧卡斯說,整個設備用到的電纜就有兩公里那麼長!”

  李睿算是明白為什麼這臺機器的安裝和調試需要一年多了,光是看這體積,八千萬鎂元不貴,一點都不貴!

  李睿轉了一圈之後,老老實實退出實驗室,這玩意兒他也就是遠觀一番,上手褻玩是萬萬不敢的,萬一碰壞了,零部件都沒地方去買。

  “老錢,試運行安排在什麼時候?”李睿問。

  錢偉晨道:“盧卡斯和保羅還在確定運行計劃,還需要展遜和銳迪科拿出方案來配合,估計要等四月份才能進行第一次試驗。至於什麼時候能打造真正屬於我們的第一枚芯片……可能還需要很久很久。”

  錢偉晨說的都是實話。

  有了光刻機,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而已,一枚自主芯片的研發,當中涉及的環節何止千百個,無論是原材料的供應和加工,芯片的設計和打磨,光刻機的操作和調試,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和失誤,都會導致整個項目的失敗!

  一旦失敗,意味著成百上千萬的投入付諸東流。

  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能夠自主研製芯片的企業越來越少,還不是因為這是一個投入大,週期長,風險高,產業鏈高度集中的產業,就算成功之後的收益率高的驚人,可誰能保證最後就一定能成功呢?

  曾經那麼多高科技企業帶著雄心壯志想要研發屬於自己的芯片,最後還不是一個個灰頭土臉的離開,有的甚至直接被拖死……

  一將功成萬骨枯,大家都看著高通英特爾韓星聯發科賺錢眼饞,誰又能知道他們在研發的過程中有多少次以頭搶地以淚洗面的失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