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不天涯 作品

第225章 賽後熱浪

比如這場比賽的勝利對華夏網球意味著什麼,對華夏體育意味著什麼,是否會極大地促進華夏職業體育的發展。

這一幕很熟悉,因為2年前國足闖入世界盃的時候,自央視而起,在全國範圍也展開如此熱烈的大討論。

“我希望陳然成為我們華夏體育職業化改革的一個標兵!”

某位白姓主持人對著攝像機鏡頭侃侃而談:“他打入了法網決賽,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華夏的職業體育會有更好的未來。”

這時候,大屏幕畫面一轉,陳然的身影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他現在可是一個大忙人,在應付完現場的主持人後,還得接受央視記者的採訪。

這位央視記者也顯得異常激動,臉上還給自己貼了一張小小的五星紅旗貼紙。

“陳然,在闖入法網決賽後伱的心情如何,是不是非常激動?”

“當然,這種感覺是大師賽無法媲美的,完全不一樣。”陳然非常輕鬆而從容地打趣著,“我在想即使我輸掉了決賽,也能拿到一個盤子吧,哈哈,不過最好會是一個獎盃。”

“那你對決賽有信心嗎?”央視記者又問了一個在陳然看來有些荒謬的問題。

沒有信心的話,老子還去打什麼決賽?

不過陳然對央視記者的業務能力早有想心裡準備,他們經常問一些外人看起來十分可笑的問題。

“經過了激烈的6場比賽,我終於走到了夢寐以求的決賽舞臺上。”

陳然微低著頭,眨了眨眼睛:“如果沒有信心,我是走不到這一步的。我知道,每一個人都努力著想捧起那座獎盃,我也不例外。”

隨即他平靜地望著攝像頭,也等於通過央視的轉播畫面,面對著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

“我明白雖然亞軍也是一個很好的成績,但亞軍終究只是亞軍,和冠軍所帶來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兩天後,我希望全國觀眾都能為我來加油。”

“即使我身處遙遠的羅蘭·加洛斯,依然能感受到你們的能量。”

陳然太會說了,可他明明才十七歲啊。

這談吐、這口才,幾乎完爆那些20多歲,甚至30多歲的運動員。

商業價值不可限量啊!

央視知名主持人小白同志開始搶話筒了,主動和陳然連線。

“陳然啊!剛才我們幾個人在討論你打入法網決賽,對整個華夏體育意味著什麼?我們想讓你這個當事人來說一下。”

不愧是央視,總喜歡動不動整一些高大上的話題,這讓陳然也感到有些無奈。

但礙於央視的面子,他不得不配合。

畢竟這是國家電視臺,普通人想要得到央視的採訪,哪怕是億萬富商都得求爺爺,告奶奶,託關係,找門路,動用各種關係才能得到機會。

但到了陳然這裡,是央視主動動用各種資源來宣傳自己。

的確,陳然如今取得的成就,足以讓央視、新華社、人民日報這樣的官媒主動來討好自己,但換一個角度,雙方也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陳然一副高高在上,動不動就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姿態,即使你成績再奪目,也會被那些官媒所反感。

這可不利於自己的形象。

陳然還想借官媒去宣傳網球呢。

網球在華夏的熱度雖然還不及足球、籃球,但對比其他球類項目,至少在青少年當中的受歡迎和關注程度,已經超過了排球、乒乓球,以及羽毛球。

試想一下,如果是一個棒球、橄欖球或者高爾夫球的華夏球員取得類似陳然的成就,華夏的各大官媒會如此興師動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