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內衛 作品

第一百三十九章:戰後瑣事


                 心裡有牢騷卻不能說出來,在這個時代把讀書和金錢掛鉤,是非常容易被噴的。

  “陛下逐食洛陽,會待多久?”

  沒話找話,而且剛出口韓斌就後悔了,因為逐食這詞不是隨便可以用的。

  隋文帝楊堅曾經就因關中糧食不足,帶著一堆百姓和官員跑到洛陽逐食。

  雖然皇帝每次遷都,都有重新劃分朝堂勢力的政治行為。

  可遷都畢竟耗費人力物力巨大,再加上打壓各門閥比較狠,所以落下個逐食天子的說法。

  而李世民更在此事上大做文章“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飢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滅亡。。。”

  大概意思就是說,楊堅執政時國庫充盈,卻遇到災年時不開倉賑給百姓,反而帶著百姓逐糧遷徙,是不體恤百姓貪圖享樂的行為,如此才導致隋朝的滅亡。

  “逐食?下次不可亂說,那相當於說陛下是去洛陽乞討的,而且這次遷都和往常不同,輜重都是僱用隨行的百姓搬運。”李憲揉了揉手,剛打完一個三重天,手還是有些疼的。

  給錢的?那就不存在勞民了,可他還是傷財呀,那些迂腐的書生會同意?

  越是災年,朝廷就越該散財開工程搞大項目,就算欠錢也得這麼幹,那是另一種賑災方式,可這個時代的人有這遠見嗎?或者說李隆基有壓下所有非議的魄力嗎?

  “陛下哪來的錢?”

  皇帝的魄力先不考慮,錢才是大問題,薛訥先大敗予契丹,後又迎擊吐蕃,國庫裡還有那麼多錢嗎?

  “洛陽商賈出了大頭,國庫裡沒動用多少,朝中反對的聲音就小了很多。”李憲面帶笑容,意味深長的看著韓斌。

  我靠!不會又是募捐吧?老子不是說過這招不能常用嗎,人民的善意是不能輕易消費的!

  見李憲點點頭,韓斌猜測搞不好是這老貨牽的頭,可事已經做了,又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