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162章 大哥大哥你好嗎(上)

  ….對仕途很有期許的姚宗文,即使在家披麻戴孝,也絕不耽誤走馬燈似地派親信打探朝中動向。

  紫禁城內外,朝堂上下,誰坐了冷板凳,誰是新晉紅人,姚宗文心中亮堂堂。

  他於是直言問道:“閣老,是不是織造局的劉公公,給聖上辦事得力,深得聖上歡心?”

  方從哲點頭道:“自然是他。這劉時敏,給天子內庫弄銀子,真是一把好手,聽說去年押著製造局的貨,去月港做了幾趟紅夷人的買賣,運回小十萬兩銀子。難得他還不像礦稅太監那般四處得罪人。蘇州幾年,就只在訟獄之事上,他被彈劾過一次,但南京那邊很快報過來,說他乃是糾正了兩個錯桉,當地百姓還唱戲稱頌他。你看,多給聖上長臉吶。這樣的人,聖上能不信嗎?”

  姚宗文忖了忖,卻還是納悶道:“但松江府,是東林派盤踞之地,那個後起之秀黃尊素,如今不就是在松江?他們那些自詡清流的,與閹宦握手言和了?”

  “所以讓你去看看,”方從哲道,“老夫想著,寧波也得開關。”

  這活兒,姚宗文愛接。

  他是慈溪人,同年故舊裡的浙江同鄉不少,尤其在寧波與許多大世家交好,海販這樣獲利可觀的事,憑什麼讓松江那個小地方壓過寧波一頭?

  “對了耿之,”方從哲又對姚宗文道,“有個松江商婦鄭氏,很有些能耐,請了徐光啟的門生孫元化,在松江琢磨西洋火器。不知怎地又和遼東那邊搭上關係,此番幫著朝廷深入建部刺探軍情,弄來的大炮也很亮眼,張銓對她評價甚高。兵部奏本已經上來了,提請朝廷在松江設火器廠。”

  姚宗文應承:“下官也去替閣老瞧個究竟。”

  ……

  京郊,通州練兵場。

  馬祥麟帶著川軍自遼東回來,已經快三個月。

  正是中伏天氣,驕陽似火,陣法練到正午,馬祥麟下令人馬都去陰涼處歇息、飲食。

  “少主,”跟隨多年的親兵,湊到馬祥麟耳邊道,“有老友請少主去吃瓣瓜,解解暑。”

  馬祥麟解下鞓帶,抖了抖被汗水溼透的布衫,復又上馬,馳到一里外的村道旁。

  樹蔭下,劉時敏戴著斗笠,正在等他。

  二人坐下來,馬祥麟接過一塊水淋淋的西瓜,大口吃起來。

  將一瓣啃完,才抬頭看著劉時敏:“公公又給內庫弄去不少銀子吧?”

  劉時敏眯眼道:“你還記得前年,鄭姑娘在船上給你套的領子嗎?就她說的那種什麼巴洛克衣裳,韓家用松江棉布做了上千件,都不夠紅夷人買的。”

  馬祥麟憶起當初情景,有些惘然,羊作不屑道:“紅夷人的大老爺們,看著比弗朗基人還能打,怎地愛穿粉頭穿的衣裳。”

  劉時敏不置可否地笑笑,問道:“你呢?撫順大捷後,又能帶進來多少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