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183章 又見故人

  鄭海珠此時,已理清了思路。

  “大哥,臺灣土地富饒,必須以稻米糧食為主,甘蔗煉糖出口藩國也只能為輔。否則,福建那邊起了饑荒,朝廷要從你這邊糴糧,你交不出來,有的是代表各派勢力的言官彈劾你們,栽贓說是你們激發民變。你與弟兄們言明此一節利害關係,大夥兒就有數了。至於舶來的鴉片,你的地盤上,應該只可由郎中按著老祖宗的方子入藥服用,萬萬不可吸食。但吸食的法子,在大明之外,有一個地方可以奉上。”

  “何處?”顏思齊好奇道。

  “建州女真,”鄭海珠澹澹道,“去歲老酋在撫順吃了敗仗,建奴懾於火炮之威,今年不敢冒險捲土重來,毛將軍他們和我都估摸著,努爾哈赤會去打葉赫部,先統一東北女真,再謀伐明。鴉片這個東西,不應該用來給自己的隊伍吸,更不應該給自己的百姓吸,禍水應該引給侵略者們才對。”

  顏思齊眸光閃動,彷彿豁然開朗。

  倏爾又沉吟道:“你不是說,女真部雖驍勇,底下人卻常常凍餒不堪。窮成那樣,還買得起鴉片?”

  鄭海珠捻著手裡的鴉片膏道:“此物純度有高低,賣價也有天壤之別。我回頭想想,怎生從西洋人那裡套來法式,得到上等的膏體,只售給奴酋和那些貝勒貴族。看看是他們伐明的步弓與鐵蹄厲害,還是這個地獄之花開出的果子厲害。”

  ……

  一個月後,位於印度洋巴達維亞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總部,果然派來總督授權的使者,答應與福建當局談判。

  這日,回到廈門的鄭海珠,正坐在許心素宅中,與俞諮高身邊這個編外幕僚式的人物,一樁樁盤劃和談條件,許一龍和鄭芝龍這兩個關係已處得不錯的年輕人,急匆匆跑進院子。

  “阿爸,軍門提前到廈門了,俞總兵已從金門趕回來迎接。不是王軍門,說是姓商。”許一龍向父親許心素稟報。

  軍門,乃是對“巡撫”的尊稱。

  許心素一愣。

  現任的福建巡撫不是王士昌麼,又沒吃敗仗,朝廷這時候換人作甚?

  卻見鄭芝龍,已笑逐顏開地對鄭海珠道:“阿珠姐姐,商軍門身邊有位公子,是你的故舊知音。”

  “三公子!”

  廈門衛所外,鄭海珠與張燕客照面之際,不帶半點拘禮之意喊出這個稱呼時,與她同來的許心素就掂量出,“故舊知音”四個字,還真不是鄭芝龍那小子吹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