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從簽到獲得烤豬蹄開始 作品

第446章 幫人幫到底

  “你說的很對,我們院的專家也是這樣想的。只不過曾招娣不願意和人交流,所以我們對她瞭解的並不多。”周院長說道。

  “那對她的家庭瞭解嗎?”趙愛民問道。

  “她的父母早就去世了,她有幾個親戚住在其他的地方,離她的距離比較遠,平時也沒有什麼來往。不過她有一個叔叔和她住在一個村裡,她就是這個叔叔送到我們醫院的。”

  “不過她這個叔叔在送她過來後,後面就幾乎沒有再來見她了,治療費也沒有再交。我們派人找過他,他說他也沒錢。”

  周院長說道。

  “她最開始交的醫療費是她自己交的,還是她叔叔交的?”趙愛民問道。

  “聽她叔叔的語氣,是她自己的錢再加上她叔叔墊了一些錢進來。”院長說道。

  趙愛民想了一下,覺得這裡面有問題。

  因為這兩天和曾招娣說過不少話,他知道曾招娣父母在的時候家境不錯,家裡的房子也挺大的。另外從曾招娣的談吐中也感覺的出來她受到過良好的教育。

  在這個時代能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並不多,特別是在農村的女孩子。

  受到傳統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農村的女孩一般上個小學就不錯了。

  只有家庭條件比較好的人,才會讓女孩得到好的教育。

  如果說曾招娣家裡窮的連治療費都付不起,趙愛民是不太相信的。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貧窮的家庭也培養不出養花的愛好。

  但曾招娣不但喜歡花,而且說的上來許多花的品種,還能知道那盆蝴蝶蘭的價格昂貴。

  光從這一點來看,曾招娣就不會太窮。

  “院長,您這有曾招娣的家庭住址麼?我想去看一下。”趙愛民說道。

  “我這裡有。”周院長點了點頭,接著就從抽屜裡拿出一個小本子來,然後在上面翻了翻,找到了記錄曾招娣家庭住址的那一頁。

  趙愛民要來紙筆把地址記錄了下來,然後說道:“我先去她家裡看一看,最晚明天就會回來。所以給她會診的事情就要等到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