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大學生貶值的解題思路

  “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正是因為談論了那麼多次都沒有找到解決辦法才會顯得問題嚴峻。”

  “不過也是挺好的,至少比十幾年前好,十幾年前人口結構還是大問題,現在健康多了。”

  一大堆的宰相就大學生的問題進行討論。

  本質上,大學生貶值終究是一個無法逆轉的大勢。

  如今,大乾民眾對於教育、學歷的執念太深了,當然這也是大內閣特意培養出來的。

  這想要改變這個認真的難度是非常高的。

  大學生數量愈來愈多,自然貶值。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不僅僅是體現在物品上,也體現在人之上。

  當然,單純的稀有並不等同於價值,還有對社會做出的貢獻。

  …………

  此時的羅林剛剛學習純黑吞噬大陣學到了初級。

  他現在修為上來了,學習的能力自然強大,但面對純黑吞噬大陣還是難以成功。

  至少得參透到中級,然後才能夠使用這些陣法。

  之前的軍神兵大陣其實也有使用前提,就是必須已經有基礎網絡,而大乾已經有了軍網,所以才能夠直接使用。

  如今羅林也是偶爾的去看大內閣看看。

  這十幾年來,羅林沒有再給過一次政策上的指揮,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外掛了。

  所以只能夠謹慎。

  而且觀察旁聽得也多,看書看得也多。

  “大學生貶值麼……這問題已經接近百年了都沒有解決嗎?”羅林嘆了一聲。

  不過也是。

  前世也是如此。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物以稀為貴,貶值是正常的。

  重點在於貶值的速度。

  大乾帝國百年貶值,現在都還能夠穩住已經很厲害了,當然了,這也和身為超級勢力的體量擺在那裡有關。

  在國內貶值的大學生去了國外立即成為高端人才。

  不想去國外的話可以去其餘的圈層。

  這些都是能夠延緩貶值速度的。

  但終歸是治標不治本。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讓大學生重新變得稀有起來?”

  “單純的稀有是沒有用的。”

  實際上,所有的人,所有的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是最“稀有”的。

  但這個稀有不是那種意思。

  而是說在社會里的數量。

  十幾億人口的國家就已經有些容不下兩億的大學生,讓讀了幾年大學的畢業生進廠打螺絲,掃地,有何意義。

  而若是幾十年前,大學生那都是稀有物,代表著知識,代表著好工作。

  話說回來。

  單純的稀有是沒有用的。

  現在那一張紙,隨便亂塗亂畫,那麼這一張圖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它有價值嗎?沒有。賣不出去錢。

  但如果這不是亂塗亂畫的呢?而是真正的畫作。

  有受眾。

  有願意欣賞畫作的人。

  那麼這一幅畫就值錢了。

  這就是精神文化層面賦予的價值。

  而第二種價值是什麼?當然是物理技術層面賦予的價值了。

  而無論是精神文化,還是物理技術,都是價值。

  只有“稀有”+“價值”,才能夠真正的讓大學生重新變得歡迎。

  舉個例子,網文作者很多嗎?

  當然了。

  以地球華夏為例子,有2000萬人。

  那麼,網文的受眾是多少呢?是5億。

  月入過萬的網文作者呢?全網,都只有幾萬個。

  到了這裡,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稀少了。

  一個全國範圍內都只有幾萬個的這種數量,而價值更是已經體現,月入過萬了。

  在這種情況下,這是“社會所需要的”。

  可能,會有人不會那麼覺得。

  不就是一種兼職嗎?怎麼重要了?這不是誰都可以做的兼職嗎?

  而讀者們也有大把的書可以看,根本就不需要某個“獨特”的作者。

  但實際上,第一種想法沒有錯誤,只是不完整。

  的確,是誰都可以做的兼職。然而,拋開未簽約、簽約成功但是沒有稿費、拿到了稿費但是月收入在一萬以下的作者。

  剩下的作者佔據多少呢?

  答案是恐怖的0.1%。

  越是低門檻的職業,它就會形成一種恐怖的釘子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