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機家 作品

第 345 章 設備的難題

  我覺得我們應該儘快實現量產產業化。依你看,我們搭建這麼一整套少層石墨烯生產線,多久能夠完成,需要多少錢?”

  王教授為難道:“李總,是這樣的,您的經濟實力我們是瞭解的。這種快速充電電池的應用前景也確實非常樂觀。

  可是現在有個問題特別麻煩,那就是之前我們說過,我們在實驗室製備少層石墨烯的方法,用的是碳化硅外延法,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石墨烯製備方法。我們目前的可以在實驗室內科研環境的情況下少量製取。但是如果要產業化批量製取,需要用到國外的多種設備,比如德國的Aixtron公司、意大利的Lpe公司、日本的teL和nuflare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製備設備。

  可是目前這些公司基本上都上了巴統協議名單(巴黎統籌委員會),他們的設備對我們國家都是禁運的,我在完成試驗驗證後,也曾經想辦法通過一些關係找過他們,希望他們能夠出售給我們一些設備。但是當他們聽說設備是要出口給華國的公司時,都嚴詞拒絕了。

  後來我又聯繫到了國內的一些替代設備公司,比如北方華創、能訊半導體、中車時代電氣等公司。他們的回覆是,他們的設備還無法達到我們公司的要求,後來我也計算過,如果非要採用國產的設備,那石墨烯外延晶片不但無法做出大面積,而且小面積晶片的成本也將遠遠高於我們的預估。

  我知道李總在國外有一些關係,所以我希望您能夠幫我們跟這些公司協調一下,讓他們出售一些設備給我們。同時我們一邊使用他們的設備生產,一邊聯絡國內公司進行設備替代。”

  李月祺聽了王教授所說的困難,終於明白了一切,原來就是國內企業的設備不達標,而國外公司的設備人家不給用。所以王教授這個老學究就找到了自己,希望自己能夠幫他聯絡這些德國的、意大利的和日本的公司,繞過巴統禁運協議,幫他把這些設備弄回來。